新华社记者周蕊
秋风起,蟹儿肥。被蟹绳“增重”和“洗澡蟹”等问题困扰的大闸蟹产业,在长三角地区,正在加速拥抱电商平台,带动蟹农变身新蟹商,用“云端”的力量为产业赋能。
来自南京高淳区的“90后”大学毕业生陈芸,在上海和苏州工作几年后,决心回到固城湖养殖和销售螃蟹。现在,这一季的固城湖大闸蟹刚开捕,她在电商平台上的小店就接到了不少订单,“全家上阵忙丰收”。“家里做了多年的蟹农,有的年景每只螃蟹只能挣10元,辛苦一年,利润却并不高。家人因此几度劝说我留在城市,但我还是想试一试,用电商平台的新方式,直接面对消费者,把家乡的美味传递给更多人。”
陈芸说,在长三角地区,阳澄湖并非大闸蟹的唯一优质产地,太湖、固城湖、洪泽湖、长荡湖、高邮湖、大纵湖等都是大闸蟹的优质产区。但多年来只有阳澄湖“声名在外”,加上部分渠道商的“灰色操作”,让本可以堂堂正正以其他产区身份走向市场的大闸蟹成了“洗澡蟹”。
在大闸蟹线下流通渠道,一只螃蟹从池塘“爬”到消费者餐桌,需要经过蟹农、本地一级收购商、本地二级收购商、消费地收购商、商超批发市场等层层环节。有数据显示,从“出塘”到最终消费环节,价差在数倍乃至10倍之多。
相对渠道复杂的线下市场,“一键”从田间地头直达餐桌的电商平台正在成为农产品销售的新渠道,消费者“直连”生产养殖的“新农商”,农副产品“到手”价格更低、“出手”价格却更高。
疫情以来,在线上购买水果、肉类、海鲜等产品已经成了上海白领郁林的日常。郁林说,往年在线下购买的大闸蟹很多时候都来自亲朋好友相赠的蟹券,提货条件颇为苛刻,“早了说没出塘,晚了已经不发货了;当年没提上货,说可以来年大闸蟹季使用,结果第二年蟹商却跑路了;好不容易收到大闸蟹,去掉蟹绳,重量缩水不少。”
今年,郁林选择在电商平台上购买来自洪泽湖的现货大闸蟹,“价格比市场上真假难辨的阳澄湖大闸蟹便宜了不少,发货也很快,打开一看都是活的,吃起来口感不错。”
拼多多副总裁陈秋说,“长三角大闸蟹云拼优品联盟”已经成立,希望通过和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三省一市的农业主管部门合作,共同推动长三角大闸蟹产业实现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在未来5年内,希望通过为‘新农商’培训、给予资源扶持和流量倾斜等方式,助力长三角大闸蟹产区培育1000家电商商家,创造200亿元的线上增量市场,让原来只管养殖的蟹农成为分享市场更多利益的‘新蟹商’。”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王华说,电商平台不仅能解决产销对接的“老大难”问题,还能促进农业生产和销售的标准化,希望以蟹为媒,加深长三角农业领域的一体化,帮助以大闸蟹为代表的长三角地区农产品探索出一条高质量的发展道路。
“农产品销售电商穿透程度加深是未来的趋势,探索适合线上的产业标准十分必要。”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研究员葛家春介绍,目前,“长三角云拼大闸蟹产业标准”正在制定过程中,预计能在明年大闸蟹季前面世,推出适合长三角地区农业发展水平和日趋电商化的消费需求的团体标准,“让市场更加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