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农业农村部:粮食产量连续6年达1.3万亿斤

于文静 戴小河    2020-09-24 13:35:03    北京日报

原标题:粮食产量连续6年达1.3万亿斤

据农业农村部最新消息,继夏粮、早稻丰收之后,秋粮丰收也已成定局,全年粮食产量预计有望增加,连续6年稳定在1.3万亿斤水平。

今年我国粮食生产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南方洪涝、东北夏伏旱和台风、草地贪夜蛾等严重影响,这来之不易的丰收是如何实现的?日前,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全面介绍了相关情况。

“全年粮食生产的大头在秋粮。眼下秋粮将要进入收获季节。目前来看秋粮丰收在望,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韩长赋的话里透着兴奋。

秋粮还未到手,如何判断丰收?韩长赋说,主要基于两点:

一是面积增加。今年秋粮面积预计超过12.8亿亩,比上年增加800万亩,特别是东北地区高产作物玉米增加较多,奠定了丰收基础。

二是长势总体较好。东北四省区占全国秋粮比重超过三分之一。这一地区春播时雨水多、前期光温水匹配较好,苗情不错;夏天时西部部分地方虽然遭遇伏旱但影响有限;8月底9月初东北中部遭遇了3个台风,造成局地玉米倒伏,不过由于玉米此时已有八九成的产量,倒伏对产量影响有限。

再看其他地区。长江流域汛期遭遇洪涝,中稻晚稻受灾,但面积增加弥补了损失,洪涝过后南方大部天气晴好,有利于庄稼生长成熟;黄淮海平原和汾渭平原夏玉米长势好于常年,丰收在望;其他主产区气候也比较有利,秋粮长势正常。

特殊年份、特殊背景、特殊挑战交织,夺取粮食丰收的特殊意义何在?韩长赋总结了三点——为经济社会大局稳定提供有力支撑、为应对复杂国际形势争取战略主动、为脱贫攻坚全面小康奠定了坚实基础。

韩长赋说,党中央、国务院对抓好今年的粮食生产高度重视。国家提高了早稻和中晚籼稻最低收购价,统筹整合40多亿元资金支持早稻主产区恢复双季稻生产,保持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资金规模稳定,有效调动了地方重农抓粮、农民务农种粮积极性。

在春耕生产关键时节,以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名义印发《当前春耕生产工作指南》。经国务院同意,农业农村部把今年粮食面积作为约束性指标、产量作为指导性指标下达各省(区、市)政府,压紧压实责任,这是多年没有的。在关键农时,一个区域一个区域部署,布设了草地贪夜蛾“四条阻击带”和沙漠蝗“三道入侵防线”,最大限度减轻危害。

韩长赋说,我国粮食已实现“十六连丰”,稻谷、小麦两大口粮库存可满足全国居民1年的消费需求。今年粮食生产形势不错,市场供给充足、价格总体平稳,粮食安全有保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监管持续高压 银行业年内被罚逾6亿
下一篇:以扩大消费推动经济持续复苏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点话题

热门视频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