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央行:深化LPR改革 推动实现利率“两轨合一轨”

2020-09-18 16:00:48    中国证券报

中国人民银行9月15日发布《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增刊——“有序推进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提出,下一步,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继续深化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推动实现利率“两轨合一轨”,完善货币政策调控和传导机制,健全基准利率和市场化利率体系,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形成新发展格局。

央行指出,利率市场化是中国金融领域最核心的改革之一,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关键环节,是健全基准利率和市场化利率体系、完善金融机构自主经营机制的必要条件。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但长期以来存在利率“双轨”问题,推动利率“两轨合一轨”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迫切要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央行以推动贷款利率和市场利率并轨为重点,于2019年8月17日宣布启动改革完善LPR形成机制,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推动降低贷款利率。

央行表示,经过一年来持续推进,LPR改革取得了重要成效。一是LPR充分体现了市场化特征。LPR报价逐步下行,发挥了方向性和指导性作用。二是LPR已经成为银行贷款利率的定价基准。金融机构绝大部分新发放贷款已将LPR作为基准定价,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转换已于2020年8月末顺利完成,转换率超过92%。三是央行货币政策操作向贷款利率传导的效率明显增强。贷款利率隐性下限被完全打破,银行内部定价和传导机制的市场化程度显著提高。四是以改革的办法促进降低贷款利率成效显著。企业贷款利率明显下行,银行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持续加大,金融结构进一步优化。五是LPR利率衍生品市场迅速发展,金融机构利率风险管理手段不断丰富。六是促进存款利率的市场化,推动存款利率与市场利率也开始逐步并轨。

总体看,中国的LPR改革取得重要成效。央行认为,主要有以下经验:一是抓住主要矛盾。厘清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逻辑和思路,牢牢抓住贷款利率这个关键点实现重点突破,带动全局。二是设计科学方案。立足中国金融体系以银行体系为主的基本国情,从改革完善LPR形成机制入手推动改革,增强LPR对贷款利率的方向性和指导性,带动贷款利率的市场化,并进一步推动存款利率的市场化。三是明确改革进度。对银行运用LPR定价提出既清晰明确又切合实际的时间表,及时推动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转换,有效引导和管理市场预期,避免改革久拖不决形成僵持局面。四是坚持统筹兼顾。既通过改革破解利率传导中的体制机制障碍,又实现降低贷款利率的现实目标,还促进优化金融结构,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对于“利率市场化改革要先完善银行内部转移定价(FTP),再推动贷款利率市场化”的观点,央行认为这是错误的。央行指出,改革完善LPR形成机制,明确要求银行贷款参考LPR定价,增强了银行贷款利率定价的市场化程度。在推进贷款利率“两轨合一轨”的同时,也有利于推动银行加快整合内部定价机制,实现FTP的并轨。在LPR改革取得重要进展的前提下,再完善银行的FTP机制,要求银行将LPR内嵌到FTP中,从而进一步疏通银行内部利率传导渠道。科学的顺序保证了改革的顺利推进。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产品浮亏遭投诉 银行理财净值转型遇挑战
下一篇:全球航空业展开“花式自救”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点话题

热门视频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