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连续26个交易日开展逆回购操作旨在护航市场流动性

主基调不变 货币政策或维持紧平衡

2020-09-14 14:07:25    中国商报

(记者 彭婷婷)9月11日,央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9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2%,这已是央行从8月7日起连续26个交易日开展7天逆回购操作。

受访人士普遍认为,加大逆回购操作力度旨在护航市场流动性。8月以来,地方政府专项债恢复大规模发行,对市场流动性“抽水”效应较明显,需要央行加大流动性注入护航市场。此外,随着经济增速向潜在增长水平回归,货币政策将维持紧平衡,结构性政策担重任,更强调资金精准直达实体经济,并强化资金监管。

 

护航市场流动性

逆回购是央行主动向市场借出资金、释放流动性的过程。8月7日以来,央行已连续26个交易日在公开市场进行逆回购操作,累计向市场投放流动性3.04万亿元,其中包括7天期逆回购2.88万亿元、14天期逆回购1600亿元。扣除期间2.28万亿元到期逆回购,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央行在公开市场共实现净投放7600亿元。

近期央行为何如此频繁开展逆回购操作?市场普遍认为,这与近期市场资金面总体偏紧有关。“央行加大逆回购操作力度旨在使市场短期流行性保持相对稳定,同时也体现了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王静文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了解,8月以来,地方政府专项债恢复大规模发行,对市场流动性“抽水”效应较明显。与此同时,近期市场资金利率有所回升,同业存单利率持续上行,为市场资金利率带来一定的上行压力。

央行9月11日公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为213.68万亿元,同比增长10.4%,增速比上月末低0.3个百分点;8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5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39万亿元;8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28万亿元,同比多增694亿元。

而新增信贷、政府债券融资及股票融资是推动8月社融增长的主因。其中,政府债券融资显著增加,特别是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提速。8月政府债券融资1.38万亿元,创有该项记录以来新高,同比多增8729亿元,政府债券融资占新增社融比重达39%。

事实上,地方债密集发行,使得不少银行负债端承压,同业存单发行量价齐升。但近几个交易日央行大额净投放后,流动性边际趋紧的现象得以缓解,不仅隔夜利率大幅下行,而且同业存单的加权平均发行利率也有所下降。

为对冲短期资金压力,央行近期基本在公开市场操作时保持小幅净投放,或采取完全对冲到期量的操作。短端资金利率保持在合理范围内,8月以来,7天资金利率波动平稳,中长期资金利率则保持上行态势,同业存单发行利率处于高位。

 

对实体经济形成支持

从社融、信贷结构看,货币政策继续对实体经济形成有力支撑,实体经济融资环境持续改善。

“整体来看,M2增速保持合理增长,有助于对实体经济形成支持,同时防范风险。”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外,综合考察8月PMI指数的回升及PPI的改善,说明企业经营活动出现了积极变化,预示着国内经济延续复苏扩张态势。

从货币投放看,今年以来国内信贷“量、价、结构”均持续改善,显示资金大幅流入实体经济。如8月非金融企业中长期和短期贷款分别为7252亿元和47亿元,分别同比多增2967亿元和402亿元,前者连续6个月同比多增逾2000亿元,依旧为国内信贷最强支撑力量。

伍超明认为,企业中长贷保持强势增长,一方面源于政府债券发行放量后,基建配套融资需求大幅增加。另一方面与央行继续加大对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支持力度,其他企业生产经营改善下融资需求回升也密切相关。8月企业短贷由负转正,则主要受服务业生产销售恢复、融资需求回升影响。

实际上,今年以来,央行已明显加大了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力度,包括进一步完善“三档两优”存款准备金框架、推出总额1.8万亿元的再贷款再贴现政策以及创新两个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等。

“这些工具通过对金融机构的正向激励,使得流动性投放发挥出促进银行信贷结构调整的作用,有效引导了金融机构行为,加大了金融对实体经济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王静文对记者表示。

此外,为更好服务实体经济、规范金融市场秩序,9月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还通过了《关于实施金融控股公司准入管理的决定》,明确非金融企业、自然人等控股或实际控制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类型金融机构,并且控股或实际控制的金融机构总资产规模符合要求的,应申请设立金融控股公司。会议要求,对金融控股公司监管要依法依规、稳妥有序推进实施,防范化解风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稳健货币政策取向不变

今年以来,稳健的货币政策成效显著,传导效率进一步提升,对保市场主体、促进经济恢复性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下一步货币政策的走向,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表示,货币政策需要有更大的确定性来应对各种不确定性,要保持三个“不变”:稳健货币政策的取向不变,保持灵活适度的操作要求不变,坚持正常货币政策的决心不变。

需要注意的是,资金漏损领域监管亦不容忽视。从短期看,资金漏损将拖累经济修复节奏,而从长期来讲会加剧金融与实体的背离程度、加大金融风险。以房地产市场为例,由于上半年部分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部分城市出现过热苗头,央行对于房地产金融政策的表态也较以往更为严厉,在“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前更是加上了“牢牢”二字,重申要“保持房地产金融政策的连续性、一致性、稳定性,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

“这是实现经济结构调整的题中之义,同时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更具现实意义。”王静文分析,后续全面宽松的概率不高,更重要的还是通过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依靠结构性工具进行调节,使资金平稳有序投向实体经济,支持经济增长向潜在增速回归。总的目标就是通过提高政策的“直达性”,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平稳发展。

伍超明预计,未来货币政策将维持“紧平衡”,结构性政策担重任,更强调资金精准直达实体经济,并强化对漏损领域资金的监管,防范宽货币下的金融风险。一方面,过于宽松的总量货币政策环境会加剧资金漏损问题,不仅对实体经济支撑力度有限,而且还会加大金融风险,或得不偿失;另一方面,短期货币政策亦不存在大幅收紧的基础,因为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为配合财政发力、应对外部不确定性冲击,货币政策还需稳健,退出言之尚早。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创新投洽平台 共享智慧成果
下一篇:百货数字化转型成效初显 背后的支撑力来自何处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点话题

热门视频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