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稳就业创新创业再添政策"礼包"

李婕    2020-08-05 15:19:46    人民日报海外版

开展百万青年技能培训行动;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提升双创示范基地带动作用;实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促就业行动……围绕稳就业,近期,一批政策举措密集推出。日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采取有效措施缓解疫情对青年人就业影响,强化外出农民工就业服务,引导返乡农民工就近就业。从青年人到农民工,从找工作、强技能到自谋职业、创新创业,系列政策再添利好。

 

灵活就业强支撑

专职制作短视频,成为各大社交平台上的“博主”;兼职互联网营销,在网络上直播带货;“变身”人工智能训练师、全媒体运营师、健康照护师,尝鲜试水新职业……从不久前诞生的“共享员工”,到不断更新的新就业形态,灵活就业成为稳就业的一支重要力量。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意见》,为灵活就业再添利好。《意见》明确拓宽灵活就业发展渠道,包括鼓励个体经营发展、增加非全日制就业机会、支持发展新就业形态等。如加快推动网络零售、移动出行、线上教育培训、互联网医疗、在线娱乐等行业发展,为劳动者居家就业、远程办公、兼职就业创造条件。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灵活就业发展势头向好,但部分就业人员仍然面临自主创业条件受限,或担忧劳动保障等相关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杨伟国认为,新就业形态正改变着传统的就业方式,如从固定岗位到灵活工作、从定时定点到随时随地、从单一工作到身兼数职、从雇佣关系到合作关系等。

灵活就业如何既能放开搞活,又规范有序?《意见》明确优化自主创业环境、加大对灵活就业保障支持,如取消部分收费、提供低成本场地支持、推动新职业发布和应用、维护劳动保障权益等,劳动者灵活就业将获得有力支撑。

 

创新创业拓平台

这边,新就业形态打造就业“蓄水池”;那头,创新创业也成为带动就业“生力军”。

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国务院分两批部署建设了120家示范基地。2019年区域示范基地新增就业超过90万人,同比增长31.4%;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1750亿元,同比增长48%;新登记企业约68万户,同比增长64.1%,其带动就业水平、科技创新能力、产业创新后劲均不断提升。

“示范基地作为推进创新创业的重要载体,要在持续提升重点群体创业就业能力和有效带动社会创业就业信心两个方面,更好发挥‘桥头堡’和‘主力军’作用。”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说。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文件,明确从六个方面着力提升双创示范基地带动作用,包括落实创业企业纾困政策,强化双创复工达产服务,增强协同创新发展合力,鼓励双创示范基地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巩固壮大创新创业内生活力等。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引导示范基地在家政服务、养老托育、家电回收、乡村旅游等社会亟须、带动创业就业效果明显的领域,挖掘和培养一批典型示范项目,提振创业信心。推进示范基地创业就业“校企行”专项行动,搭建协作平台,持续为大学生就业创业营造更好环境,有效带动社会创业就业信心,带动更大规模、更高质量的创业就业。

 

供需匹配优服务

中国是人力资源大国,有9亿多劳动力、1亿多市场主体。在就业市场上,优化供需匹配仍然是促进就业的重要方式。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促进市场化社会化就业”“促就业举措要应出尽出,拓岗位办法要能用尽用”,要更多采用市场化办法解决就业问题。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开展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促就业行动,集中开展联合招聘服务、重点行业企业就业服务、重点群体就业服务等十项服务,为稳就业保就业提供人力资源服务支撑。

“人力资源服务业作为促进劳动者就业和职业发展、服务用人单位管理开发人力资源的专门行业,能够极大提升劳动者与岗位匹配的效率,有效解决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极大缓解企业‘招工难’和劳动者‘就业难’问题。”人社部有关负责人说。

据介绍,2019年底,全国已有3.96万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建立网站1.5万个,帮助2.55亿人次实现就业和流动。今年,人社部组织开展了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网络专场招聘等有关就业服务活动,先后有1.9万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提供就业岗位4230万个。

人社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对发挥促就业作用突出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将制定落实减免场地租金、给予奖励补贴、确定诚信服务机构、入选行业骨干企业等政策措施。要把各项支持政策措施落到实处,为稳就业保就业提供人力资源服务支撑。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疫情冲击严重 美国华人电商以变应变加速发展
下一篇:7月消费增速有望年内首次转正 经济复苏“加速器”启动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点话题

热门视频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