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意大利的中小企业数量约占企业总数的99%,创造了约70%的全国就业,是该国的经济命脉。意大利中小企业的繁荣发展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扶持,更源于企业对产品品质的追求和对创新的坚持。近年来,意大利中小企业积极开拓中国市场,期待共建“一带一路”能为他们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良好口碑源于对品质的极高要求”
从意大利南部的普利亚大区首府巴里驱车,不到一个小时即可抵达橄榄油制造商奥拉拉所在的米内尔维诺—穆尔杰镇。奥拉拉拥有约10公顷的有机橄榄田,一串串果实在暖阳下散发着馥郁芳香。
记者到访时,该公司负责人斯比罗斯·博拉奇诺正在和工人们一同检查橄榄果的成熟情况。博拉奇诺告诉记者,果实的成熟度是决定橄榄油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农场会给予橄榄果充足的成长时间,每年10月中旬才开始采摘,一直持续到当年的12月。
奥拉拉坚持人工采摘果实。虽然这种方式成本较为高昂,效率也比不上机器采摘,但能够最大程度保障每颗橄榄果完好无损。收获的橄榄果在3小时内即被运送到工厂进行脱叶和清洗。为防止果实放置导致氧化和酸败,工人在橄榄果洗净后就会立即进行研磨和压榨,保证橄榄油的最佳口感。
成立10年来,这家仅有10多名员工的小企业在国内外多项橄榄油比赛中获得重要奖项,成为意大利橄榄油高端品牌之一。据博拉奇诺介绍,奥拉拉的橄榄油制作工艺从祖辈延续至今,“采用传统工艺,把最优质的橄榄油带到消费者餐桌上,是奥拉拉获得成功的黄金法则。”
在与博拉奇诺的对话中,“意大利制造(Made in Italy)”是一个高频词。“‘Made in Italy’不仅是几个单词,更是品质的象征。所有意大利中小企业都将此视为珍宝,尽心呵护、捍卫,乃至苛求。”
持有相同观念的意大利中小企业不在少数。意大利国际社会科学自由大学经济学家法比亚诺·斯基瓦尔迪表示:“意大利中小企业在国际市场拥有的良好口碑源于对品质的极高要求。”
“创意和文化是品牌的核心价值”
意大利素有“中小企业王国”的美誉,许多企业在纺织和服装、皮革制品、家具、食品及农产品等方面享有国际声誉。据统计,意大利中小企业数量约420万家,约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员工数量约占全国就业人口的70%。中小企业每年为意大利贡献近70%的国内生产总值,创汇200多亿美元,是该国的经济命脉。
意大利中小企业的繁荣发展,与政府的大力扶持密不可分。自1951年起,意大利政府就开始陆续进行相关立法,从制度上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保障。上世纪70年代开始,意大利政府与行业协会分工合作,引导中小企业形成产业集群,增强整体实力。
1991年,意大利议会通过《扶持中小企业创新与发展法》,将中小企业的发展重点转向研发和创新。根据意大利政府制定的税收优惠政策,成立时员工在100人以下的中小型创新企业,3年内可获相当于其投资额25%的税收减免。
博拉奇诺对记者表示,政府出台的各项支持政策和税费减免制度,让意大利中小企业有余力进行再投资,也更有动力和能力去探索创新。
笔记本品牌魔力斯奇那就是意大利中小企业不断探索创新的典型例子。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用笔记本进行书写的人逐渐减少。魔力斯奇那电子商务总监安德烈·曼托瓦尼认为,“创意和文化是品牌的核心价值,企业要不断进行研发,支持创意的产生。”
在这一理念的支撑下,该品牌更新设计风格,将流行的电影、动漫等艺术作品的剧照、插画等元素融入笔记本当中。此外,魔力斯奇那还顺应技术潮流,研发智能手写输入装置,通过蓝牙连接手机应用程序和专门的智能笔。人们在笔记本上书写和绘画时,内容会同步上传到手机上,还能添加音频等进行编辑。尽管该品牌产品价格不低,仍受到各国消费者的欢迎。
意大利中小企业联合会协会主席毛里齐奥·卡萨斯科表示:“不断创新知识和生产体系、更新专业人才,是意大利中小企业能够长期具备全球竞争力的重要原因。”
“中国市场蕴藏巨大机遇”
“谢谢你!”近日,意大利咖啡商克劳迪奥·特伦塔在社交网站晒出自己亲手写下的中文。特伦塔拥有一家开办20年的小型咖啡工厂,今年以来一度面临倒闭。“危难时刻,我通过中国电商企业的国际平台获得来自6个国家的订单,顺利渡过难关。”
2019年,中意双边贸易额达到549亿美元,其中中国自意进口214.1亿美元,同比增长1.7%。特伦塔的故事正是近年来意大利中小企业与中国加强经贸合作的缩影。
魔力斯奇那2013年进入中国市场,针对中国市场发售城市特别版笔记本系列,并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合作设计《大闹天宫》限量版笔记本,向中国传统文化致敬。这些本土化的尝试让其顺利融入中国市场。
2019年11月,博拉奇诺来到上海参加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博会让我看到中国市场蕴藏巨大机遇。我们正同中国电商平台洽谈合作,未来将把大部分市场放在中国。”
近年来,中意两国还举办了多场中小企业经贸合作对接会,为两国贸易往来牵线搭桥。意中基金会总经理文森佐·佩特洛尼表示,中国为意大利中小企业带来许多发展机遇,“我们正在对本国企业进行培训、提供建议,帮助他们了解和适应中国的商业环境、政府投资规定以及风土人情等,努力拉近两国企业间的距离。”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主席卡洛·费罗认为,“随着共建‘一带一路’的推进,未来将有更多意大利中小企业走进中国市场。”
《 人民日报 》( 2020年07月24日 1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