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生产流通消费的良性循环,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上海“五五购物节”真的做到了!上证报记者7月8日举办的上海市政府发布会上获悉,上海在购物节期间,线上线下消费总额高达5397亿元。
上海市商务委主任华源在发布会上说,作为疫情期间全球范围内适时重启的大规模消费节庆活动,“五五购物节”的成功举办,彰显了上海精准防控疫情的能力,展现了我国内需市场的魅力,向海内外投资者传递了经济复苏、信心提振的强烈信号。
线下线下同步回暖:汽车等消费快速复苏
作为全国首创的大规模综合性消费节庆活动,首届“五五购物节”,以“全城打折季”为主题,时间上横跨5、6两个月,参与商家线上超过52万家、线下超过10万家,举办重点活动170余项、特色活动1000余项。
华源说,购物节有力汇聚了人气、商气,促进了消费。购物节期间,上海市200家大型商业企业实现销售额684亿元,同比增长4.5%,环比增长33.5%。上海市统计局数据显示,5月份上海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0.6%,增速高出全国3.4个百分点。
其中,线下实体商家持续回暖。在外来消费仍处低位、商家打折促销力度加大的情况下,支付端大数据监测显示,上海全市线下实物消费总额2846亿元,环比增长11.6%,基本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重点监测零售企业销售额环比增长33.9%,如:新世界大丸百货、第一八佰伴环比分别增长2.1倍和1.4倍。
线上网络零售爆发增长。上海市邮政局数据显示,上海地区快件数达5亿件,同比增长20.6%。第三方大数据显示,上海全市网络零售额达2551亿元,同比增长23.5%。如:盒马、叮咚买菜销售额同比增速分别超过90%和120%。同时,重点领域实现快速复苏。汽车消费增长明显,销售新车11.6万辆,销售额同比增长9.9%。中高端消费回流明显,27家高端品牌销售额同比增速超过50%。
消费券“四两拨千斤”:品质留住消费者心
一段时间以来,消费券可谓激起市场的“一池春水”,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华源介绍说,购物节期间,企业促销力度空前,如:阿里巴巴、腾讯、京东、拼多多、苏宁易购和百联集团、光明集团、月星集团等平台和商家累计发放各类消费券286亿元。
百联集团较早通过“i百联”APP等平台发放12亿元消费券,掀起了一波波购物热潮。通过线上发券叠加线下消费,百联“i购季”活动期间,百联实现全域GMV141亿元,同比实现增长。线上GMV超15亿元,同比两位数增长。
苏宁易购面向所有上海消费者累计发放消费券超过20亿元。“自发券日起截至6月24日,领取人数超1000万人次,门店核销消费券占比超33%,带来销售转化近10亿元。”苏宁易购华东二区执行副总裁、上海苏宁易购总经理徐海澜对上证报记者说。
各种打折促销活动掀起了消费高潮。如“618”大促期间,各大电商平台大力度折扣带动上海全市网络零售成交额突破1000亿元,同比增长20%。
在豫园股份总裁助理、上海市黄浦区夜生活CEO胡俊杰看来,“五五购物节”最特别之处在于,不纯粹以打折促消费,不是简单的清库存,而是以新品、首款、跨界、潮牌的概念来引导消费。
据悉,购物节期间,上海首创“全球新品首发季”,300多个国内外知名品牌累计发布新品超过1500款。如:乐高首个中国原创IP新品“悟空小侠”系列全球首发,引发20亿人次关注。豫园等170余个老字号品牌打造“国潮老字号”,推出新品600多款。同时,首店加速集聚、加快“落沪”,二季度上海新开设各类首店旗舰店超240家,是一季度的4倍。
商业数字化提速:直播带货引领消费新风尚
华源还说,创新了模式是购物节的另一大成效。通过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平台赋能、联动促销加快了整体商业数字化转型步伐。
其中,直播带货正在引领消费新风尚。据介绍,购物节期间,直播场次超过29万场,累计观看人次达9.5亿。不少传统零售企业都踏足直播领域。
以百联为例。购物节期间,百联集团首次登陆淘宝直播,让消费者“云逛百联”,3小时就吸引了超过100万消费者围观,这相当于17.5个购物中心的客流量。期间,依托自身“i百联”平台,百联共开展直播166场,实现了较好的销售转化,线上二季度同比增长三成。
“百联日渐完善的数字化转型部署在‘五五购物节’期间练兵试水,初显成效。”百联集团副总裁浦静波对上证报记者说,未来,百联将持续进行数字化设施的搭建与完善,对数字化门店及直播的部署也有望拓展业务领域,蓄力为其新零售发展提供可持续动能,助力打响“上海购物”品牌。
瞄准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华源说,接下来上海将认真总结推广首届“五五购物节”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巩固成果,及早谋划好第二届“五五购物节”,将“五五购物节”年年办下去,着力打造成为上海乃至全国人民的重要消费节庆。
(原标题:两个月消费额达5397亿元 上海“五五购物节”传递经济复苏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