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创业板改革疾步走 深交所力推五大安排

2020-05-06 11:41:50    证券时报

近日,深交所就公开发布的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配套规则,组织召开首场征求意见座谈会,面对面听取市场各参与主体意见建议,回应市场关切,凝聚市场共识。

会上,深交所表示,将继续以开明的态度、透明的标准、严明的纪律,确保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行稳致远,为资本市场改革向“深水区”推进积累宝贵经验。

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到,深交所已做了五大安排,包括部署和推进创业板试点注册制廉政建设,全面实行流程管控和科技审核,以及全面强化发行人的信息披露责任和全面压实中介机构核查把关责任。

 

敬畏市场 聆听市场

4月27日,深交所公开发布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业务规则,并向市场征求意见。3天之后,深交所便马不停蹄召开首场征求意见座谈会。

来自上市公司和拟上市企业、证券公司、创投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的负责人以及机构、个人投资者代表参加了座谈会。深交所党委书记、理事长王建军主持会议,深圳证监局、深圳市金融局相关负责人以及深交所相关班子成员、业务部门负责人与会交流。

会上,各方积极建言献策,就有关创业板定位、发行上市条件、审核标准和流程等具体内容提出有针对性、建设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为深交所完善规则制度奠定基础,进一步推动中介机构发挥“看门人”作用,助力强化创投机构“孵化器”功能,更好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

深交所表示,将继续以开明的态度,充分尊重各方意见,推动市场主体了解规则、认同规则、支持规则并运用规则。

实际上,聆听市场意见贯穿了创业板的改革历程。

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到,2019年10月,创业板成立十周年,深交所连续举办多场座谈会,让市场各方参与进来,推进创业板的改革。深交所表示,后续将通过举办视频座谈会、开展市场调研渠道等方式持续收集市场主体意见,认真研究吸收合理建议,抓紧修订完善相关配套规则。

 

透明公平 改革可期

从增量到存量,创业板注册制改革面对的问题更加复杂,风险考验也更加严峻。如何在最大公约数中稳步推进改革相当重要。

对此,深交所给出的答案是,“以透明的标准,公平对待市场主体,增强注册制下审核时间和结果的可预期性。”

从证券发行看,创业板改革试点注册制实现两个“可预期”和四个“公开”:审核进度可预期、审核结果可预期;通过公开审核标准、审核进程、审核意见、审核监管,督促发行人真实准确完整地披露信息,“说清楚”、“讲明白”,将真实情况呈现在投资者面前。

法制化是此次创业板改革的重要方向。

为确保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行稳致远,深交所在会上表示,将以严明的纪律,严肃执行规则制度,坚决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努力净化市场环境,为资本市场改革向“深水区”推进积累宝贵经验。

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到,深交所已做了五大方面的特殊安排。对内,深交所将全面抓好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实行全流程管控,并实施科技审核。

发行上市审核是一项公权力,深交所部署和推进创业板试点注册制廉政建设,将廉政风险防控建设与业务设计同研究、同推进、同落实,从审核理念、工作制度、流程控制、监督检查等方面着手,建立起全方位、多层次的注册制廉政风险防控体系,确保创业板试点注册制各项工作依法、合规、廉洁、高效。此外,发行上市审核从申报、受理、审核、问询、回复、提交证监会注册等全流程所有环节业务处理全部电子化,关键节点、时间由系统控制,业务处理全程留痕、可追溯,通过技术手段强化业务全流程管控,确保审核运行严格规范。

另外,深交所大力推进智慧交易所建设,以科技赋能发行上市审核,科技监管贯穿发行上市审核过程始终,开发完成了审核业务系统,审核标准固化、透明,审核业务处理规范、统一;引入“企业画像”,运用关联分析和大数据等技术,实现精准有效监管,提升智能化审核水平,最大程度地保障发行上市审核规范、透明、公正、高效。

另一方面,以信息披露为核心是本轮创业板改革的主线,深交所还全面强化发行人的信息披露责任,压实中介机构核查把关责任。

注册制下,更强调以保荐人、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对发行人信息披露核查验证的全面把关作用。为此,深交所建立了压严压实中介机构责任的有效机制,通过规则明确区分中介机构的核查责任和法律责任,有效利用现场检查、自律监管措施等手段督促中介机构归位尽责。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五一”假期 居民消费潜力逐渐释放
下一篇:沪市蓝筹充当中流砥柱 科创板凸显新经济特征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点话题

热门视频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