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经济 > 正文

中国外卖产业发展报告:3年内有望成万亿级市场

阎密    2020-07-09 14:44:41    国际商报

原标题:外卖消费开启万物到家时代

哪个年龄段的消费者最爱叫外卖?疫情期间外卖订单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外卖骑手主要来自哪些省份?近日,在由中国饭店协会、美团点评主办的第七届中国外卖产业发展大会云直播峰会上,美团点评集团副总裁兼美团研究院院长来有为发布了《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中国外卖产业发展报告》,对这一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服务产业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

 

3年内有望成万亿级市场

中国餐饮和外卖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三大要素--移动互联网、城镇化和服务业。2019年,中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60.6%,城市消费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景,为餐饮和外卖产业孕育了巨大的消费群体。截至2019年年底,中国外卖消费者规模达4.6亿人左右,占城镇常住人口数量的一半以上,在互联网网民中的占比也不断上升,达到50.7%。

艾瑞咨询调查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餐饮外卖产业规模为6536亿元,同比增长39.3%。美团2019年财报显示,2019年美团餐饮外卖全年交易笔数同比增长36.4%至87亿笔,交易金额同比增长38.9%至3927亿元,日均交易笔数增长36.4%至2390万笔,每笔订单的平均价值同比增长1.8%。

随着消费者习惯的养成和餐饮商户加速线上化,预计2020年线上餐饮外卖在中国餐饮大盘中的占比将达到20%左右,总量增长配合结构优化,中国外卖产业有望在未来1~3年内发展成万亿级别规模市场。

 

90后、未婚、女性是主力消费群

消费者调查显示,“90后”是外卖最大的消费群体,占比超过50%,外卖消费最为集中的两个年龄段为18~25岁、26~30岁,占比分别为36.1%、22.5%。同时,“90后”的消费频次较高,上述两个年龄段消费者对外卖的需求频次远高于其他消费群体。“70后”“80后”的消费能力更强,单均30元以上的外卖消费比例远高于“90后”。

伴随着家庭结构日趋小型化,加上工作时间分散化,家庭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推动餐饮方式实现了“从厨房到餐馆再到外卖”的转变。不过,未婚单身也是外卖的主力消费人群,占比高达44.6%。从消费频次来看,单身和恋爱人群的消费频次明显高于已婚人群。

经常叫外卖的消费者中,女性消费者的占比为51.1%,高于男性消费者的占比(48.9%)。

 

有效拉动就业

骑手调查显示,外卖骑手主要来源于人口大省,排在前五位的分别为河南、广东、安徽、四川和江苏。从工作所在地来看,外卖骑手主要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北京的骑手数量最多。

2019年骑手日均配送里程有所增长,同比增长约5.5%。日均配送里程大于50公里的骑手比例从2018年的13.8%增至2019年的18.2%。骑手工作配送效率提升背后是科技与创新带来的深刻变革。与骑手工作直接相关的技术包括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以“美团超脑”为例,在高峰期,每小时要支持29亿次的路径规划算法,平均0.55毫秒规划1次路线。

美团平台大数据显示,今年1月20日-5月24日期间,在美团平台上新注册并且有收入的骑手超过100万人,其中有37.6%来自餐饮等生活服务业,27.2%来自制造业企业,13.8%来自小微创业者。外卖产业成为吸纳其他行业溢出劳动力、稳定社会就业的重要力量。

 

向多品类、多元消费场景拓展

餐饮一直是外卖的主要消费品类,但近年来餐饮品类的订单量占比持续下降,甜点饮品、水果生鲜、生活超市、医药健康等其他品类的需求快速增长,外卖消费向更多品类、更多消费场景拓展。

疫情期间,安全成为消费的前提,以生活超市、生鲜果蔬、医药健康等为代表的外卖零售发展迅速。美团外卖数据显示,疫情期间外卖订单结构从餐饮向零售拓展,生活超市、生鲜果蔬销售额增长迅速,生活超市在外卖零售中的占比从2019年的18.6%上升至2020年2月份的39.2%,4月份和5月份稳定在20%~25%左右;生鲜果蔬的占比从2019年的15.0%上升至2020年2月份的23.1%,4月份和5月份稳定在15%左右;医药健康占比从2019年的3.5%上升至2020年1月份的6.3%,4月份和5月份稳定在4%~5%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疫情期间,8.1%的消费者为了方便直接购买净菜、半成品菜、蔬菜肉组合套餐等加工食品。超六成用户表示线上生鲜消费习惯已经养成,疫情之后会延续线上购买习惯,未来外卖产业增长潜力巨大。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擦边球”不断 淘小铺、斑马会员资金被冻结
下一篇:上市公司请网红直播带货:带的是营收还是股价?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