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经济 > 正文

车市“翻红”:强势回暖还是“昙花一现”?

2020-05-15 10:43:46    经济参考报

 

 
5月1日起,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推出二次补贴汽车消费专项活动,通过市、县两级优惠补贴叠加,助力汽车消费市场。图为闽侯县尚干镇海峡汽车文化广场的购车优惠活动现场。记者 林善传 摄
 

5月1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今年4月国内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10.2万辆和207万辆,环比增长46.6%和43.5%,同比分别增长2.3%和4.4%。这也是国内汽车市场连续21个月以来,月度销量首次出现了正增长。

销量翻红无疑给中国汽车产业打了一针“强心剂”。然而,受新冠肺炎疫情和经济下行压力影响,国内汽车市场能否持续这种增长势头?

 

汽车市场快速回暖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国内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59.6万辆和576.1万辆,整体产销量同比仍然分别下降33.4%和31.1%。但从4月开始,汽车市场开始呈现快速回暖趋势。4月国内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58.7万辆和153.6万辆,环比分别增长49.7%和45.6%,同比降幅收窄45.3和45.8个百分点。

而与宏观经济走势联系紧密的商用车产品,在4月创造了产销量历史新高。4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51.4万辆和53.4万辆,环比分别增长37.8%和37.7%;同比分别增长31.3%和31.6%,为历史最高水平。其中,重型货车增长最快,4月销量达到近20万辆,同比增长61%。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逐步好转,以及中央及地方政府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推出,整车企业生产经营已基本恢复,产量已达到去年同期水平,汽车市场总体逐步恢复。

不仅是总体数据向好,4月各主要汽车企业的销量数据也明显体现出市场回暖趋势。上汽集团日前披露的4月产销数据显示,4月销量为41.76万辆,环比增长80.4%。长安汽车4月共销售汽车近16万辆,同比增长32%。江淮汽车4月销量为近4.3万辆,同比增长超过22%。一汽红旗4月销量达14500辆,同比大增168%。造车新势力蔚来汽车4月交付量为3155辆,同比增长180.7%。

除此之外,吉利、长城、东风、广汽等企业也密集发布了4月的销售业绩,多数企业都迎来了销量正向增长。其中,受疫情影响最大的东风公司4月销量为29.5万辆,同比增长9.1%。其旗下的东风日产、东风本田销量达7.4万辆,东风风神销量同比增长甚至达到了52.3%。

沃尔沃、马自达、通用等国际汽车企业近期也纷纷发布了4月在华销量数据,均实现了正增长。这与目前受疫情影响严重的欧洲、日本、印度等市场大幅下滑形成鲜明对比。

对此,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4月汽车销量环比3月提升明显,体现疫情后复产复工等综合政策引导的效果良好,市场需求恢复较快。同时,国家和地方政府促进汽车消费政策的出台和落地,也推动了前期观望消费群体购车需求的释放。

对于未来汽车产业发展形势及行业走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表示,随着4月产销形势趋于好转,5月汽车市场还会进一步延续回暖态势,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疫情给汽车行业带来的负面影响。

 

不确定因素仍存

4月的中国汽车市场实现了V型反转,但其中仍然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因素。

虽然汽车市场整体呈现了正增长,但其中最重要的乘用车领域仍然呈下降趋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4月乘用车销量为153.6万辆,同比下降2.6%。商用车成为4月车市回暖的重要力量,而这与今年以来以新基建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大规模开工有着密切联系。

再有就是新能源汽车销量仍然持续下滑。4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万辆和7.2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2.1%和26.5%。尤其是纯电动汽车产销同比分别下降31.4%和28.6%。

另外,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也持续走低,同比下降9.4%,市场份额下降到34.6%,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这是2014年7月以来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的最低点。

对此,业内专家表示,尽管4月释放了部分购买力,但其中大部分流向了合资品牌,这也是德国和日本品牌市场份额增加的主要原因。

这一方面说明被疫情抑制的需求随着疫情的好转正在逐步释放,但另一方面也表明,疫情之后人们对于汽车产品的需求和预期也有了一些新的变化,中低端车型的购车需求持续降低。这也是为什么中高端车型销量受疫情影响不大的原因,还将导致车企未来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

业内人士认为,4月的数据并不是中国汽车市场正常的产量和销量。一方面,去年同期的基数相对较低,另一方面,疫情的改善为消费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此外,企业终端库存相对较低,弥补了2月和3月期间的损失。未来是否会持续保持正增长,目前还不能下一个肯定的结论,这取决于国外疫情和国内政策推动等多重因素,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来判断汽车市场的整体趋势。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表示,乘用车市场的下滑是由于乘用车市场尚未完全启动,仅仅依靠市场的自发消费可能并不乐观,除了对个人消费的需求,政策仍然需要不断推进。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也表示,虽然国内疫情防控形势向好,但境外疫情扩散蔓延势头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疫情还有很大不确定性。国内整体经济的恢复增长还需要一个过程,大宗消费需求动能可能仍然不足。而众多海外汽车企业停产,也将导致国内汽车行业部分零部件供应风险加大。因此,行业上下应重点关注海外疫情防控的形势变化,提前做好相应准备,以降低国际疫情对国内汽车行业带来的负面影响。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如果海外疫情在二季度得到有效控制,预计2020年中国汽车市场销售或同比下滑15%。如果海外疫情得不到有效遏制,影响至三季度或更长,预计2020年中国汽车市场销售或同比下滑25%。

 

未来仍需政策发力

对于未来汽车市场趋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只从一个月的销量来判断还不能说销售已经正常,如果连续一个季度产销保持增长态势,可以判断车市真正回暖。

而对于一直被提及的疫情之后的“报复性消费”,业内也存在不同的意见。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疫情期间受到影响的消费,疫情之后得到合理释放。4月的市场回暖,报复性消费是主力。其中,豪华车3月、4月持续爆发性增长,4月同比增长16%。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则认为,汽车市场不存在报复性消费,4月消费结果是2月和3月抑制性消费的释放,是市场自发的消费。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也表示,报复性消费目前来看还不可能。国家对汽车产业的支持政策还会有,但不可能回到2009年金融危机后政策刺激车市时的情况。那时汽车消费是刚需,而现在更多的是改善型消费、升级型消费。

一些业内人士也表示,明显的报复性消费目前还看不出来。因为在购买者中,新购车者明显多于置换者。4月销量的增长,和2月、3月的消费需求积累释放有关。

大众汽车集团近期的一份报告显示,在中国市场,过去几个月因疫情而无法前往经销商店购车的客户正踊跃前来光顾。同时,关注高端车型的客户比其他客户更快地恢复购买计划,高端和豪华车型销量恢复得更加迅速。

数据显示,今年4月,豪华车零售同比增长16%,主力合资品牌增速下降5%,自主品牌零售下降13%。其中比亚迪销量同比下降近16%,海马汽车销量同比下降48%。

这种情况正在加剧国内汽车产业的两极分化,部分技术水平、创新能力差的汽车企业生存将更加艰难。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排名前10的汽车集团销量达513.2万辆,占汽车销售总量89.1%,高于去年同期0.6个百分点。未来,汽车企业的数量还将进一步减少,产业集中度不断加大。

对此,众多专家和业内人士表示,汽车产业未来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今年以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连续出台了多个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发改委、科技部等11个部门日前又再次联合发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扩大汽车消费,包括加大金融财税支持力度,推进老旧车更新淘汰等。

据了解,目前已经有包括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东、新疆、海南、山东、江苏、浙江等20多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出台了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在这些政策中,有针对汽车增量市场的促进,包括放宽汽车限购政策、实施新车消费补贴、取消皮卡进城限制、组织促进汽车消费活动等,也有针对汽车存量市场的促进以旧换新、加快老旧汽车淘汰等政策。

国家发改委产业发展司副司长蔡荣华表示,汽车产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汽车制造业增加值要占到整个工业增加值的7%左右,而汽车消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左右。如果汽车产销量持续下滑,不仅影响到汽车产业自身和相关行业,甚至会影响到整个经济的平稳运行,迫切需要采取一些有力的措施促进汽车消费。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第二届“双品网购节”销售额达1825亿元
下一篇:粤港澳大湾区 喜迎“26条”金融政策支持礼包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