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国内首个干果期货品种红枣期货上市满周岁。记者从郑州商品交易所获悉,上市一年来,红枣期货市场总体运行平稳,交易者结构日趋合理,红枣产业企业对期货市场的认可度逐步提升,诸如基差贸易、含权贸易等模式正逐渐被一些产业企业运用。特别在疫情防控期间,红枣期货功能凸显,助力企业实现库存管理。
近年来,红枣现货市场供大于求现象日益突出,2008年至2018年,全国红枣产量由164.3万吨增长至547.31万吨。产业界对红枣期货上市给予很多期望,作为红枣最大产区的新疆企业尤其如此。新疆红枣产区集中在南疆环塔里木盆地区域,该地区红枣产量占全疆产量的97%,全国产量的43%。红枣种植收入占当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一半以上。红枣价格的涨跌,不仅关乎当地经济,更关系到当地枣农的生产生活。
“红枣期货上市一年来,公开透明的红枣期货价格已经形成,这对现货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金石期货投资咨询部主管黄李强说。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4月27日,红枣期货总成交量3049.62万手,日均成交12.60万手,日均持仓5.33万手,法人客户日均成交持仓占比约30%。其中,产业客户及风险管理子公司持仓合计占比超过50%,成为法人客户持仓的中坚力量。
黄李强表示,红枣期货上市后,现货市场此前存在的报价混乱等局面得到转变,产业企业主动运用红枣期货指导生产经营活动。基于此,郑商所与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开展了红枣现货价格监测课题研究,并于2019年底发布了灰枣现货价格指数,建立了与期货市场呼应的现货市场价格风向标。
从红枣期货交割数据看,截至4月27日,红枣共注册仓单595张,折合红枣现货2975吨,交割265手,折合红枣现货1325吨。CJ1912、CJ2001、CJ2003合约顺利完成交割,显示市场对仓单交割标准基本形成共识,交割质量标准得到产业认可。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红枣期货及交割标准正在与现货市场发生“化学反应”,促进产品标准化生产。红枣期货上市前,新疆阿拉尔聚天红果业有限责任公司、阿拉尔果业行业联合协会就组织骨干团队学习期货知识,并不断尝试期现结合模式进行风险管理。
聚天红果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企业对生产线上的员工按照红枣期货标准进行专业培训,按照期货交割标准对加工工艺进行调整,规范了红枣加工质量。同时,加大机械化生产的投入,引进60台光选机降低人工分拣成本。为进一步促进产业和期货融合,阿拉尔市果业行业联合协会还将现货标准统一改为期货标准。
在业内看来,产业链较短、加工方式较为传统的红枣产业,在红枣期货上市后,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诸如价格信号和质量标准之类的“数字化升级”。好想你健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期货部负责人楚国俊认为,期货让红枣产业上很多关键指标“看得见”,期货和现货优势互补促进红枣了产业链上下游向规范化、标准化、品牌化的方向发展。
此外,市场还涌现出基差贸易、“期货+订单”、含权贸易等新型模式,促进红枣产业转型升级。不少企业借力期货市场,根据销售节奏与市场需求管理库存,实现期现结合“两条腿”走路。郑商所相关负责人表示,郑商所将加大市场培育和推广力度,帮助红枣产业企业尽快了解、掌握和使用红枣期货,提升管理风险能力,确保红枣期货市场健康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