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艺术 > 正文

镌刻在大庆的时代印痕

2019-12-18 11:33:43    光明日报

后工业图腾(版画) 马黎明

岗位(版画) 陈一玮

田野中的工业行动(版画) 陈彦龙

钻工(版画) 范垂宇

极速·边缘地带(版画) 崔柏涛

伴我冬季(版画) 周泗

大庆,作为中国石油工业的鲜活旗帜,始终吸引着世人的目光。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城市建设的推进,富含营养的创业热土吸引了大批绘画才俊齐聚松嫩平原,他们体验大庆生活,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辛勤创作。为庆祝大庆建市40周年,由中共大庆市委、大庆市人民政府主办的“‘时代·印痕’中国大庆工业版画作品邀请展”于近日在北京炎黄艺术馆举办。这是继1987年以范垂宇为代表的第一代大庆版画群体作品进京以来,时隔32年大庆工业版画再次亮相京城。

参展的120幅版画作品,涵盖了范垂宇、陈彦龙、蔡醒善等34位大庆版画家的精品力作,多为历届全国美展、全国版画展等大型画展获奖或入选作品。《荒原曙光》《蓄势待发》《后工业图腾》……一幅幅作品,记录了大庆40年的发展历程,反映了不同时代的艺术家们对环境、对精神世界的感悟和思考。

范垂宇的《钻工》黑白分明,形式感强烈,他用北方坚韧的版画艺术语言表达出对劳动、对生活炽热的情怀。作品贴近生活,体现出工人们的工业理想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陈彦龙的《田野中的工业行动》将寄托北大荒情结的玉米与象征工业文明的机械零件有机结合,创造出有象征意味的画面,表述着他对于自然、工业、农业之间关系的深刻思索。

正在中央美术学院求学的90后创作者陈一玮的作品《岗位》,以大庆油田工人们仰视井架的独特视角,营造出强烈的视觉效果。画面右下角的人物不仅平衡了占据画面空间主体的井架,也使得想要表达的人物形象更为突出。为了创作这幅作品,陈一玮往返油田多次寻找素材,创作历时三个多月。

在这些作品中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版画创作工作者对中国北方、中国石油的真情流露,体会到他们用饱含挚爱的色彩所描绘的城市风貌,欣赏到大庆工业版画的独特艺术魅力,了解到大庆开发建设以来所走过的光辉历程和奋斗印迹。

1986年,晁楣、范垂宇在大庆举办版画创作班。33年间,大庆工业版画从无到有,再到拥有独特的“大庆”牌符号,在国内外美术史上占据一席之地。版画家们亲身感受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在大工业与大自然的演变中,寻找人生的体验与感悟,用刻刀在线条和色块中表达独特的美感,创作出一幅幅展现石油工业城市人文风貌和中国工人阶级伟大力量的版画作品,或大气、或细腻、或冷静、或炽热,记录着这座中国北方工业城市的昨天与今天,并成为当今世界优秀的工业题材版画创作群体,大庆也因此被命名为“中国版画艺术之乡”。

丰富的生活实践,催生有为的艺术创作。大庆版画创作工作者以现实生活为依托,记录着中国北方时代的、文化的、生命的印痕。作为刻痕的艺术,大庆版画雕刻的是时光里的城市记忆。尽管这座城市很年轻,却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一座有活力的城市,有着独特的精神和气质。

为了镌刻出最生动丰满的城市印记,大庆的版画工作者们不停地思索、求变。早期的大工业时代,艺术家们多是描绘轰轰烈烈的石油生产,以及追求工业形式的美感,展现出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到后工业时代,他们开始寻求工业版画创作新的兴奋点,追求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形成了大开大合的绘画气象和浸透石油风采、展示奉献精神的绘画风格。

大庆版画创作理论研讨会上,多位全国版画艺术领域权威的专家学者共同品鉴大庆作品、回顾发展历程、研讨版画创作。大庆版画家们纷纷表示,将担起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中、从城市发展的伟大实践中发现创作的主题、捕捉创新的灵感,深刻反映这个时代的历史巨变,描绘城市的精神图谱,反映现实、观照现实,把大庆这座城市的发展进步和大庆人的美好生活表现好、展示好,让更多的人民群众找到思想的源泉、力量的源泉、快乐的源泉。

“这是一次不忘初心、回望历史的展览;一次品味经典、重述大庆版画语言的展览;一次深入研究、提高认识的学术性展览。”大庆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大庆市版画院院长陈彦龙表示,此次以艺术的名义,向大庆这段不长却谱写辉煌的芳华致敬,这对于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中的大庆具有非凡意义。(记者 张士英)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为迈向文艺高峰而不懈努力
下一篇:国际考古学泰斗伦福儒三访良渚:我是它的一个仰慕者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