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现场,图为天蓝釉花口紫斑贴塑兽面双螭耳连座瓶 余冠辰 摄
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主办、汇聚了国内11家博物馆96件文物精品的“海宇会同——元代瓷器文化展”21日在北京开展。
展览分为“瓷路撷英——历史的映照与缩影”“兼收并蓄——多元文化的交融与互通”“炉火纯青——技艺的创新和飞跃”“变古易常——审美观念的表现和转变”四个单元,以元代瓷器为主体,元代瓷器的历史、文化、科技、审美价值为主线,反映了元朝时期人们的生活习惯、物质文化、艺术创作特点和这一时期社会变革、民族融合、中外互通的历史盛景。
展览现场 余冠辰 摄
入元后,以青花为代表的釉下彩瓷艺术大放异彩,并很快成为雅俗共赏的流行产品,“青花”也因此成为了元朝最具代表性的艺术符号,开辟了全新的陶瓷艺术风尚。青花的崛起,宣告了古人的主流审美从追求素雅莹洁、类玉类冰的婉约态势,转变为追求华丽繁美、敦厚豪迈的奔放意趣。其普及虽受异域审美之影响,但装饰纹样中仍保留了大量的莲纹、龙凤纹、缠枝牡丹纹等传统样式。到了元晚期,受元曲影响较深,人物故事纹样广泛应用于青花装饰中。这种审美观念的转变,对明清瓷器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品中,不仅有景德镇珠山风景麓遗址、元大都遗址、镇江市京口闸遗址等遗址、墓葬、窖藏的出土佳器,也有各地博物馆收藏的传世珍品,还包含了“辽宁绥中三道岗沉船”“福建平潭大练岛沉船”“西沙群岛石屿二号沉船”等水下考古工作的丰硕成果。
来自镇江博物馆藏的一件青花海水龙纹香炉,青花发色淡雅,在制作工艺与绘制风格方面凸显了元青花典型的特征。策展人顾志洋介绍,这是目前国内经过正规考古发掘发现的最大一件元青花瓷器。元代大型器物虽多,但这样体量的青花香炉非常难得,烧造难度可想而知。
展览现场 余冠辰 摄
北京市元大都遗址出土的天蓝釉花口紫斑贴塑兽面双螭耳连座瓶,因出土地为元代统治阶级居址,因此这对钧釉瓷瓶应是元代皇室用物,对研究当时上层阶级生活史具有一定的意义。
同时,瓷器作为元代重要的对外贸易商品,清晰呈现出沿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分布的趋势。内蒙古、甘肃、新疆等地的遗址、墓葬,均发现数量可观的元代瓷器。而在日本、印尼、泰国、菲律宾、新加坡、印度,乃至肯尼亚、埃及等地区也发现了一定数量的元代瓷器,表明元代是中国古代瓷器对外输出的高峰时期之一。从目前已知的海外考古资料看,龙泉窑瓷器在元代陶瓷海外贸易中占比最高,景德镇青花、青白瓷及福建地区窑厂产品也占有一定的市场比例。平潭大练岛沉船、绥中三道岗沉船、石屿二号沉船遗址的发现,展现了元代陶瓷海外贸易的繁荣面貌。
展览还配合元代瓷器展示,增加了清光绪本《岛夷志略》、张成款剔红人物圆漆盒、僧帽形带柄铜壶等其他类别文物,力求全面还原出蒙元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盛景和物质文化风貌。
据悉,展览为期2个月。(记者 应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