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艺术 > 正文

用紫砂讲述中华文明

——首期“人民文创研讨会”在京召开

张配豪    2019-03-21 19:01:41    人民周刊网

研讨会现场

 

3月21日上午,时值春分,由人民日报出版社、《人民周刊》杂志社共同主办的首期“人民文创研讨会”在人民日报社举行。研讨会以“宜兴紫砂与中华文明”为主题,来自清华大学、中央美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国家画院、中国美术家协会等多位专家各抒己见,讨论气氛热烈,振奋人心。

自2012年起,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谢强通过搜集古文明文献,寻找创作灵感,以绚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发展史为主线,以文明发展脉络为创作元素,以紫砂壶为载体,开始尝试“用紫砂讲述中华文明”。迄今为止,作品已有60件。

研讨会上,专家们就“中华文明”紫砂壶系列创作,围绕“理念创新”和“守正出新”两个议题进行发言和研讨。

 

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谢强

 

八年潜心创作,作品于去年在南京博物馆正式亮相,这是国内首个以紫砂为载体讲述中华文明史的主题展览。谢强坦言,这并不是大功告成,而是“我发现自己在这一方面的艺术创作也进入了瓶颈期。因为我发现很多思想,很难物化。如果仅用装饰手段去表现某个题材,我觉得形式相对单调。我更想通过造型语言的表达,尽可能地追求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热切期盼各位老师的专业支持和指导,希望在你们的关注和帮助下,进一步修正并完善这个课题。”

 

中国美协理事、研究部主任冯令刚

 

“紫砂自宋朝发展至今,历史上已经出现过几次高峰,当前如何发展?它的艺术性和装饰性还有哪些可能?”中国美协理事、研究部主任冯令刚说:“新时代文化繁荣,习近平总书记有几个论断实际上已经为我们指明了方向。第一是守正创新,第二是以人民为中心,第三是文化一定要从高原迈向高峰。超前也是引导,紫砂上的中华文明代表了行业创新的方向。”

 

故宫博物院古器物部副主任丁孟

 

故宫博物院古器物部副主任丁孟则认为:“文化遗产的开发要追求创新,只有和人们的实际需求相结合才会有好的创意,才能做到真正创新。中国传统文化在艺术家眼里可能永远是现代的,面向未来的,充满生机。”

 

人民日报出版社社长董伟

 

人民日报出版社社长董伟做总结发言时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媒体的融合发展。优化战略布局,推动融合发展,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增强国际话语权,讲好中国故事,需要更广范围的融合。传统文化是中国故事的源头,内容创新、形式创新、传播载体创新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应有之义。紫砂历来都是表达中华文明的优秀载体,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和确定中华文明的超级符号?如何融合发展真正实现“守正创新”?我们的工艺大师又如何才能登上艺术的高峰?谢强的探索可以引发我们不断深入思考。

 

与会人员会后合影留念

相关热词搜索:人民文创 研讨会 宜兴 紫砂 中华文明

上一篇:永远的乡愁——我油画作品中的乡土情
下一篇:书法家张奎志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