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头条 > 正文

"无废城市"怎么建设?何时来? 专家解读

2019-01-25 09:52:04    新华每日电讯

◤青岛同德路社区居民在使用人工智能垃圾分类机。新华社发(王海滨摄)

据新华社北京1月24日电(记者高敬)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提出,在全国范围内选择10个左右有条件、有基础、规模适当的城市,在全市域范围内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什么是“无废城市”?“无废城市”怎么建?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什么是“无废城市”?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产生固体废物量最大的国家,每年新增固体废物100亿吨左右,历史堆存总量高达600亿至700亿吨。固体废物产生强度高、利用不充分,部分城市“垃圾围城”问题十分突出。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看来,“无废城市”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无废城市”并不是没有固体废物产生,也不意味着固体废物能完全资源化利用,而是指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无废城市”建设的远景目标是最终实现整个城市固体废物产生量最小,资源化利用充分和处置安全。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李金惠介绍,“‘无废城市’的核心都是为了建设一种新的经济体系和社会发展模式,从根本上解决自然资源瓶颈,以及废物处置对稀缺土地资源的占用问题。”

“无废城市”怎么建?

当前,我国固体废物产生量大,快递包装等新业态也带来新的问题。李金惠认为,这与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息息相关,是长期实行“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排放”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带来的结果。

因此,推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绿色化发展正是“无废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方案提出实施工业绿色生产,推动大宗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总量趋零增长;推行农业绿色生产,促进主要农业废弃物全量利用;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推动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强化危险废物全面安全管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培育产业发展新模式等主要任务。

生态环境部固管中心副主任臧文超表示,从试点内容看,“无废城市”建设试点更加强调在补齐短板的前提下,协同推进,提升全市域固体废物综合管理水平。在突出不同固体废物特殊性的同时,更加强调系统集成。在具体举措上,主要围绕理顺城市层面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与循环利用的体制和长效机制下功夫,包括建立部门责任清单,集成国家单项试点可推广应用的制度、机制和模式,探索建立固体废物综合管理制度和技术体系。

“无废城市”啥时候来?

方案提出,到2020年,系统构建“无废城市”建设指标体系,探索建立“无废城市”建设综合管理制度和技术体系,试点城市在固体废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明显进展。通过在试点城市深化固体废物综合管理改革,总结试点经验做法,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无废城市”建设示范模式,为推动建设“无废社会”奠定良好基础。

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无废城市”及其长效机制建设需要一个探索的过程,按照试点先行与整体协调推进相结合、先易后难、分步推进的原则,拟在全国范围内选择10个左右有条件、有基础、规模适当的城市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方案要求,2019年上半年,试点城市政府印发实施方案。

他表示,在筛选试点城市时,首先考虑国家战略布局,在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战略规划区域中选择代表性、带动作用较强的城市;其次综合考虑东中西不同地域、不同发展水平及产业特点和地方政府积极性等因素,优先选取开展过或正在开展各类固体废物回收利用试点并取得积极成效的城市;三要在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中选取工作基础较好的城市。

(原标题:“无废城市”来了,试点城市怎么选)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人社部:目前已为农民工追发工资57亿元
下一篇:2018中消协8大投诉热点:网购大件维权难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