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做好防范 这类“共享”骗术需警惕

2019-06-18 11:42:40    中国经济网

近日,一家自称是“共享科技有限公司”的企业打着“响应政府号召,提倡节能减排”旗号,做起了所谓“共享充电桩”的买卖。这家公司声称,群众只要认购充电桩,一个月就能回本,一年净赚十几倍。但不少群众反映,他们投资了、上当了。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增强以及国家对绿色出行的倡导,绿色环保且经济实用的电动车正成为许多人购车首选,但充电桩建设却相对滞后。这一方面给充电桩市场发展带来了机会,另一方面也有人借此编织骗局。不过,在这次共享充电桩投资骗局里,设局者的骗术并不高明,如果受骗者一开始就留个心眼儿,多求证一下,是很容易识破骗局的。可是,在巨大收益面前,还是有人想当然地认为投入低、回报高且风险小,抱着赌一把的心态,失去了基本的判断力,被骗子一步步拖下水,最终追悔莫及。

对于某些打着共享经济的骗局,个人首先要做好防范。骗子之所以能够得逞,不外乎利用了两点,一是人们贪图便宜与低投入发财快的心理;二是相关知识的盲区。所以,远离此类骗局,个人应摒弃贪图便宜的心理,并加强学习,提高警惕,在诱惑面前保持淡定,多问几个为什么。比如,投资前多些对企业资质的审核,也就不至于被虚假的印章和合同所蒙蔽。

当然,监管部门需要强化对市场的监管。去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专门发布《关于做好引导和规范共享经济健康良性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其中就明确严厉打击以“发展共享经济”为幌子,从事非法集资、窃取用户隐私、危害国家安全等违法犯罪行为。这也需要各地相关部门完善举措,既规范市场经营秩序,又须对借助共享经济中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给予精准打击。

此外,相关企业也应加强防范。一方面有必要防范不法分子借自家名号行恶,另一方面应善于维权,既给自己证明清白,又维护好消费者权益。(杨玉龙)

原标题:这类“共享”骗术需警惕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自动驾驶有望提前10年至15年到来
下一篇: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