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夸夸群突然火爆 谁是幕后推手?

2019-03-20 10:41:41    北青网

原标题:记者卧底一下午赚了七毛五 谁是夸夸群背后的幕后推手?

夸夸群消费的是焦虑还是孤独?

仿佛一夜之间,夸夸群突然火了,有人为寻求认同,有人为取悦伴侣,“收费夸人”的服务亦应运而生,多个电商平台已上线“在线夸人服务”。但在业内看来,夸夸群终究只是一时的产物,并不能真正解决焦虑、缺乏认同的话题,难以形成常态,其目前的一些盈利模式也难以实现规模性放大。

花式夸人是网上淘来的?

在线夸人的需求催生了各个夸人群的出现。通过某二手交易平台搜索夸夸群,《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夸夸群的种类繁多又可私人订制,参与在线夸人的成员身份亦动辄北清复交文科生,如此豪华阵容,价格却显得较为“亲民”,被夸5分钟的价格普遍在20元至30元。此外,在该二手交易平台上,亦有夸夸群群主在招聘夸手,还有部分群主寻求夸夸群转让。记者了解到,想要应聘夸手需要支付一元钱的夸夸群管理费,想要接手夸夸群的价格则在几十元左右不等。

在支付了一元钱后,《证券日报》记者成功成为了某夸夸群中的一名夸手,并在当日下午参与接单并收到7毛5的分红。记者注意到,此次夸人活动中共20余名夸手参与,以夸人5分钟收费20元的价格计算,该夸夸群群主此次能够赚到5元至10元钱。

但夸夸群的生意并没有那么好做。一方面来看,夸夸群的热度似乎已有冷却之势。另一方面,竞争也是激烈的,低成本的特征使这个市场中的参与者数量倍增。在3月18日记者进入上述夸夸群的一整个下午,尚有4单夸人需求。而到了3月19日全天,夸夸群中仅出现3单夸人需求。记者同时注意到,在某夸夸群内付费被夸的用户在消费完毕后就建立了自己的夸夸群。

为了扩大生意,夸夸群群主们也在想尽办法。据记者观察,尽管记者通过二手交易平台进入的夸夸群并非同学群,但该群主仍在群成员的建议下将群名改成了985高材生夸夸群,在二手交易平台中也着重强调群成员高材生的身份。该群主同时透露,为更好地招揽生意,他已将他在二手平台中的身份信息更改为女性,头像也变更为女性头像。

上述夸夸群群主对《证券日报》记者坦言,其以50元的价格接手了夸夸群,目前尚未回本。该群主似乎也并非意在通过运营夸夸群赚到“大钱”,而是只想“赚个吃饭钱”。

非营利性夸夸群的小算盘

并非所有的夸夸群都意在盈利。另一位建立了夸夸群的群主告诉记者,此举并非意在盈利,而是因为“觉得好玩”建立的内部社群。某夸夸群群主亦对记者表示,她组建夸夸群意在通过这种方式集合行业中的人脉,期望在未来探讨一些合作机会。

该群主告诉记者:“我们有严格的规定,不允许在夸夸群中直接做项目讨论,但可以简单粗暴的直接把这个项目分享到群里,说我做了一个项目,不管项目好坏,请你们都夸我。”该群主同时坦言,通过夸夸群中的交流固然只是一个浅层次的交往,但参与者仍然能通过这样的平台进行一个简单的展示,不排除未来会有更多合作的可能性。

在众多夸夸群中,高校内部的夸夸群亦较为活跃。某高校夸夸群成员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夸夸群通过一种比较“好玩”的方式将大家聚到一起,群里有很多前辈,有利于建立校友人脉。

谁是夸夸群的幕后推手?

寻求认同,感到孤独和焦虑似乎是催生夸夸群市场的重要因素。

在夸夸群主看来,感到孤独和好奇并且有钱的人可能更倾向于消费夸夸群的服务。在夸夸群中,90后是主要参与者,亦有部分70后以及60后在群中较为活跃。“80后更要忙于生计,并非夸夸群的活跃用户,而00后还在上学,身边有很多朋友不需要通过这种方式寻求认同。”该群主如是说。

上海社科院互联网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易并不认为夸夸群仅靠个人力量即可形成潮流。在李易看来,夸夸群兴起的背后离不开豆瓣、微信等社交平台的推动。

那么,风口上的夸夸群还能火多久?

李易认为,夸夸群与近年兴起的知识付费有相似之处,都是在市场过度贩卖焦虑的产物。但不同之处在于知识付费打的是知识牌,而夸夸群则更显空洞。在李易看来,夸夸群的兴起仅属于昙花一现,难以规模化。

李易并不认可夸夸群背后的理念,“一方面来看,用金钱去购买夸奖并非正确的价值观;另一方面,引导在校大学生通过夸奖别人去谋求经济利益而不是埋头苦读是一种错误的导向”。

一位夸夸群主向记者表示,运营或参与夸夸群并不是一个能够赚钱的长期方法。该群主认为,夸夸群其实不过是一种新型的社交形式,其中寻求被夸的人并非夸夸群的核心用户,核心用户在于夸人的人,而这部分用户是不会付费的。感到孤独或好奇的人可能会消费夸夸群提供的服务,但这种行为只是一次性的。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三部委发文规范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
下一篇:调查显示:手机首度超越计算机成为网购主要工具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