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以下简称“四经普”)已正式进入现场登记阶段。这是对占国民经济总量90%以上的二三产业进行的普查,需要对全国近90万个普查小区、近9000万个普查对象逐一登记,是一项十分重要、工程浩大的国情国力调查。
搞好现场登记是确保经济普查成功的最关键环节。近日,经济日报记者来到重庆市,与基层普查员一起走街串巷,随访“四经普”现场登记工作,看看国民经济是如何做“体检”的。
普查对象的支持很关键
“您好!我们是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的普查员,现在依法对您公司进行现场登记,请您配合。”在重庆市渝北区,普查员江信文与同事陈德红来到位于两江新区的重庆千问万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出示了“四经普”工作证和告知书。
千问网络创始人兰显波热情地把普查员请进会议室,并拿出营业执照、财务报表等资料。江信文熟练地打开PAD,与兰显波逐项核实、录入、确认数据。
尽管指标繁多,但江信文很有耐心。这次现场登记,需要花费约40分钟。“我们公司规模不大,但财务报表很规范。国家搞经济普查,是要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我们提供的数据越靠谱,决策才会更符合企业需求,更有利于企业发展。”兰显波说。
重庆七彩虹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平也有同感:如果大家都不愿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那中国经济的“体检报告”从何而来?政策举措怎能精准抓住企业“痛点”?
重庆市统计局局长黄可说,被普查对象理解支持“四经普”,这与前期宣传动员工作的扎实开展密不可分。只有让普查对象理解经济普查的意义和相关法律法规,才能最大限度地取得他们的支持。同时,普查人员的沟通能力、工作作风、精神面貌,也决定着普查的进展。
普查员的酸甜苦辣
与“三经普”相比,“四经普”的普查对象更多,但普查人员并没有大幅增加。不少普查员也是社区工作人员,经常加班加点,其中酸甜苦辣可想而知。
在渝北区龙溪街道金紫山社区,普查员王佳正在做现场登记,她参加过“三经普”。金紫山社区共有单位及个体1950家,其中法人和产业活动单位1500家、个体450家。进入现场登记阶段后,社区将20名普查员分成10个普查小组。
“入户清查时,需要填写一张清查表,有个别企业和个体户不太配合。现场登记时,涉及的财务指标更多更细,有些普查对象有防备心、不配合,给普查工作带来了阻力。”王佳说。
陈昆是重庆市渝中区朝天门街道陕西路社区的工作人员,这是她第3次参加经济普查工作。陈昆说,经济普查工作细致繁琐,充满了酸甜苦辣。普查员会遇到各行各业的人,也会遇到或热情、或冷淡、或吃闭门羹等不同的“待遇”,工作中有欢乐也有委屈。
在清查阶段,由于朝天门早市一般6点开市,为提高效率,陈昆只能在开市前去清查单位门口蹲守。“有些餐饮类、零售类企业和个体户觉得普查工作耽误做生意,找各种理由推托。我就选择在顾客少或者晚上快关门的时候去登记。”陈昆说,有时候也会觉得很委屈,但一想到参与普查能够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内心的成就感就有些“爆棚”了。
攻克难题须多方合力
记者采访时,不少普查员反映,有的公司规模小,账目不完善,有些指标平时没有统计;有的公司会计人员水平参差不齐;也有一些普查对象表面上很配合,等到现场登记时又以种种理由不拿出准确数据。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要及时总结,理清工作思路。普查人员也要对普查工作有信心、对普查对象有耐心、对普查数据更细心。”黄可说。
渝北区统计局局长贾洪鉴告诉记者,与“三经普”相比,现在第三产业发展快,新金融、电子商务、研发机构等“三新”业态数量多、规模大。“三新”企业的普查,往往会遇到以往没有碰到的问题。例如,有些市场主体的交易主要通过网络完成,如何准确统计营业收入;有些企业经营规模不小,但是轻资产型,乍一看数据很不匹配;有些企业尚在创业初期,财务体系不健全,账本管理还比较混乱不够细。
记者跟随普查员王佳来到重庆猪八戒网络有限公司。这家公司员工规模达到5000人,营业收入约10亿元,属于“四经普”的联网直报企业。像猪八戒网这样的普查对象,普查员的主要职责一是经常提醒企业在规定时间内填报数据,二是要对企业在数据填报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并对提交的数据进行核校。
猪八戒网络有限公司总裁王楠告诉记者,“四经普”对经济指标的普查要求很细致,尽管公司的财务体系比较健全,但有些财务指标与普查的指标还有些不太衔接的地方,需要财务人员进行更细致和准确的核算。公司也希望通过配合“四经普”的工作,对内部的财务数据进行科学梳理,进一步优化财务指标体系。
记者了解到,国家统计局已经要求各有关单位做好单位数据审核认定工作,并积极会同当地普查机构对认定的普查对象申报的个体数据进行审核。(记者 林火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