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以租代买”将成生活新方式 新租赁经济明年或突破10万亿

张末冬    2019-01-31 01:43:33    金融时报

      时下,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租”生活:从房子到车子,从服饰到电脑,甚至玩具、婴儿车,全都可以租用,租赁已成为当下年轻人追求品质生活的新方式。

  而《金融时报》记者也了解到,租赁期在春节长假的信用租订单同比增长超过了100%。分析人士预计,随着春节的临近,这个数字预计还会继续增长,“以租代买”有成为新潮流的趋势。

  本月,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发布的国内首份《2019新租赁经济报告》指出,我国租赁经济明年有望突破10万亿元,参与租赁经济服务的人数也将超过1亿人。

  信用加持 新租赁经济优势凸显

  经过近几年的“野蛮生长”和无序竞争,以多起共享单车企业倒闭,千万用户押金难退为标志和转折点,以押金为主要盈利模式的“共享经济”已失去生命力。新活跃起来的“新租赁经济”,则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押金坑”。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通过对多家信用免押金租赁平台的调研发现,去年以来,免押金租赁市场呈现三大趋势。首先,三、四线城市崛起,用户数量增长速度迅猛,已占总用户的近30%;其次,年轻化趋势明显,80后和90后占总用户的90%以上;此外,2018年用户租赁的物品更加丰富,3C数码、服装饰物、图书成为使用频次最高的物品,单件物品能免掉的押金数额也越来越大。

  信用取代押金,降低了用户的使用门槛和资金风险。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向《金融时报》记者表示,新租赁经济与传统租赁经济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信用体系的加持。付一夫表示,就传统租赁经济而言,是以支付押金的形式来换取一定时期内物品的使用权;而在新租赁经济下,消费者无需再支付押金,而是以信用分作为准入门槛。换言之,传统租赁经济场景下,如果违约发生,通常是扣除押金;而在新租赁经济场景下,违约的成本在于个人信用的降低。由于个人信用受损的影响范围极广,故用户对于信用的感知更强,自我约束力也会相应提高。

  二是互联网化的租赁体验。近些年互联网技术日渐成熟,消费者的互联网信用体系建设越来越完善,为新租赁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同时,在消费升级的浪潮下,体验式、个性化消费兴起,而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租赁行为无疑是一种全新的消费体验,这迎合了市场的新消费趋势。此外,在互联网的加持下,商家也可以快速获客,并提高交易效率,这些都是不同于传统租赁经济的地方。

  行业发展仍有难点需克服

  “虽然租赁经济这几年走了很多弯路,但我依然十分看好租赁经济的前景,当‘信用免押金’解决了租赁市场的最大痛点,也就避免了租金滥用带来的风险。”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执行院长傅蔚冈表示,今年,共享经济将进入下半场,信用取代押金的新租赁经济将成为行业趋势,从而降低用户使用门槛和资金风险。

  对此,芝麻信用产品运营部负责人柳天对记者透露,截至去年底,芝麻信用为用户累计的免押金额已超1000亿元。同时,接入信用免押金服务的企业,并没有出现明显资损,甚至因为用户量的快速提升而更快进入盈亏平衡期。在租车、3C数码、服饰等领域,大部分商品免押金后用户违约率减少一半,新用户增长了60%以上。

  当前,芝麻信用、京东小白信用、腾讯征信等第三方征信机构都在大力布局,试图从正面引导租赁消费。在业内人士看来,以信用免押金替代传统押金,是新租赁经济最重要的标志和特色。“信用免押金最大程度地避免了消费者押金被挪用、集资诈骗等问题,消费者的租赁意愿得到自然释放。”傅蔚冈称。

  不过,付一夫表示,行业若想健康快速发展,还有三个问题需要重点克服。首先,考虑到不同价值的商品应该如何确定租赁价格,怎样更加灵活地选择借与还的时间和地点,如何能够确保消费者想要租赁的物品不缺货,物品来回邮寄会不会很麻烦等等,这些问题的背后,都是对平台运营能力的考验。与此同时,相较于单纯的买卖,租赁的流程明显更加复杂,从定价到管理再到回收等后续服务,同样对运营提出了挑战。这就要求商家继续开发更为高效的运营模型,以应对上述问题的发生。其次,对于行业来讲,第三方交易平台积累的信用分只是风控的第一道防线,后续的履约风险仍然存在,这就需要平台从其他数据维度来完善风控模型。再次,基于共享单车难以盈利的前车之鉴,对于新租赁经济的参与者来说,如何确保租赁收入能够覆盖包括折旧、运营、坏账在内的种种成本,以维持平台的盈利,同样也是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卖茶女”式诈骗频出,精准打击需“产品经理思维”
下一篇:POS机套现江湖:个人百元可买POS机 代理商层层抽成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