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书虫书店在三里屯南路上一幢二层小楼里已经营了14年,眼下面临不得不闭店的命运。50多岁的美国老板David用一口流利的中文安慰着闻讯赶来的老读者,一遍又一遍地向他们解释着闭店原因。
占地面积只有240平方米,“老书虫”在书店界中算得上“寒酸”,但它的国际知名度不小。全球知名私人旅行指南出版商“孤独星球”推出的一份全球“最美书店”榜单中,老书虫书店和旧金山的城市之光书店、巴黎的莎士比亚书店、荷兰的天堂书店等齐名。
站在书店里,除了层层叠叠的书,更显眼的是上百个相框——一年一度来这里聚集的国际知名作家在这里做讲座,留下与读者互动交流的美好回忆。
“我们会在每年3月办老书虫文学节,到现在已经是第12年了。”店长王刚回忆,今年的文学节从3月15日持续到月底,最多一天有6场活动,每场会有几十人甚至上百人来参加。“百余位作家带着他们的作品和思想从世界各地飞过来,和大家探讨哲学、历史、科幻……”
以往工作日的夜晚,“老书虫”的客流并不多,但记者周二探访时发现,店里满满当当,特意前来告别的人络绎不绝。标志性的红色灯笼下,读者端着香槟依依话别,活动室里二十几张小方桌几乎座无虚席。书店最里面的屋里,不少人正仔细挑选着折扣图书。
冯女士是一名作家,也是“老书虫”的读书会员和合作伙伴。听说“老书虫”即将闭店的消息,她一下飞机就拖着行李箱赶了过来。“今年1月我在这里办过两次葡萄酒品鉴会,在这里办活动没有那么重的商业色彩,大家就是因为喜欢葡萄酒文化而聚集在一起。”
不远处一张桌子上,一对外国老夫妇互相搀扶着颤颤巍巍地坐下来。“我们在北京生活了40多年,没发现过第二个类似‘老书虫’的地方。如果‘老书虫’真的关门,我们不知道以后还能去哪儿聚了。”
来自加拿大的Mike对老北京的历史了如指掌,“我每周来一两次,老北京的故事都是我在这儿的文化沙龙上听来的。”百老汇音乐剧制作人、使馆外交官、日本电影演员、来自中东国家的建筑师……“老书虫”是中文说得最好的外国人扎堆儿的地方。
“我们每周二会举办毛毛虫中外文化交流活动;周三开展中国游戏,教大家画脸谱、扎灯笼;周四晚上是科幻迷活动和贝多芬开放式音乐会;周五是讲北京故事;周六是幽默小区脱口秀活动,到现在已经连续办了5年。”说起书店每天的活动,王刚如数家珍。
毛毛虫中外文化交流两年来一直是年轻的“老北京人”九龄主讲,他曾经到加拿大留学和工作,一去就是近10年。他回国后一头扎进书店,给外国人讲起了老北京的历史。九龄教大家下象棋时,会顺便说说项羽刘邦楚汉争霸的故事,表演斗蛐蛐时又把给蛐蛐喝水、洗澡、吃食的小碟小碗和铲子、探子各种器具整整齐齐地摆满一桌子。“讲碑刻的时候我还从家里带过来几张巨幅拓印。”九龄美滋滋地回忆。
合约到期,“老书虫”因无法与物业租赁方续租而面临停业。“管理层尽了最大的努力,但很遗憾,我们的续租请求最终未能获得批准。”老书虫书店方通过微信公众号向顾客发布,书店将于11月11日左右暂停营业。
“我最好的朋友是在这儿认识的,每周二办活动已经成了我的生活习惯。”九龄说。凌晨2时,九龄伤感地走出书店。他回头仰望这栋二层小楼,大红灯笼似乎还在召唤着老朋友们回到他们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