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三农 > 正文

首批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落地山西晋中和江苏南京

为农业经济注入更多科技含量

刘诗瑶    2019-12-06 14:43:20    人民日报

  12月4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相关人员介绍了首批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发展有关情况。

  集聚各类创新资源要素,大力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

  据了解,为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科技部先后印发了落实指导意见的多个文件,积极推进示范区遴选培育工作。日前,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建设山西晋中示范区和江苏南京示范区。

  科技部副部长徐南平说,新形势下,建设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有利于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集聚各类创新资源要素,以示范区为主阵地、以农业高新技术企业为主力军,大力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农业创新高地、人才高地和产业高地。

  二是有利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提质增效为重点,着力解决关系国计民生的“三农”问题,探索农业创新驱动发展路径,着力解决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推动农村一二三产和产城镇村融合发展,显著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绿色发展水平,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三是有利于深化体制改革。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根本途径,在农业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加大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力度,进一步整合科技力量,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促进农业高新技术转移转化,着力激发农业科技创新活力。

  最新批复的两个示范区优势明显、各具特色

  山西省晋中市委书记赵建平介绍,山西晋中示范区以晋中市人民政府为建设主体,以省级太谷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为申建主体。以有机旱作农业为主题,以农副食品加工为主导产业,围绕建设全国健康食品和功能农业综合示范区、科技产业孵化示范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农产品加工物流集散区,推动北方旱作农业区农业提质增效、做大特优农产品、做优设施农业、做强现代农业服务业,着力打造立足山西、面向全国的有机旱作农业发展重要引擎。规划到2023年,区域总产值达36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达40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总产值的70%;国家级研发机构达10家。

  南京市人民政府代市长韩立明介绍,江苏南京示范区以南京市人民政府为建设主体,以江苏南京白马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申建主体。以绿色智慧农业为主题,以生物农业为主导产业,围绕建设国际农业科技合作示范区、长三角农业科技创新策源地、科技振兴乡村样板区,推动生物农业、智能农业装备制造、农业科技服务业等重大战略新兴产业实现突破,着力打造东部发达地区现代农业创新要素富集地、体制改革的试验田。规划到2023年,实现总产值年均增长12%,达400亿元;新引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30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60%以上;集聚各类科技人员2000名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4%以上。

  科技部农村科技司司长兰玉杰表示,通过示范区的建设,最终目的是引领示范区产生的GDP中包含更多的科技含量、更大的就业容量、更好的生态质量和更高的幸福指数,不断增强我国农业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重要支撑。

  用好“指挥棒”,推动示范区建设加快布局、加强管理、加大力度

  徐南平介绍,下一步的工作用三个关键词形容是:加快、加强、加大。示范区建设,简单来说是“两区三高地”。“两区”,一是农业创新驱动发展的先行区;二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试验区。“三高地”是指现代农业创新高地、人才高地、产业高地。要建立一个比较科学的考核机制,只有把“指挥棒”树好,示范区建设才能走在正确道路上。

  徐南平表示,要加快示范区建设布局,加强示范区规范管理,加大示范区建设力度。一是围绕主导产业培育创新主体。要培育龙头企业、培育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创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让更多的创新型企业在园区成长。二是围绕典型问题集聚全球创新资源。在示范区建设过程中要列专项支持,通过专项引导集聚全球资源,帮助示范区建设国家级平台。三是围绕“环境”建设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要推动科技改革的很多政策在示范区先行先试,优化创新环境。

相关热词搜索: 农业 经济 科技 含量

上一篇:穿山越谷 温暖脱贫路
下一篇:从村规民约看“善治”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