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稻菽千重浪,亿万农民庆丰收。
在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安徽凤阳小岗村,一场农业品牌产业发展大会拉开帷幕;在全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政府的成立地内蒙古乌兰浩特,捕鱼、割稻、捉泥鳅比赛进行得如火如荼;在红色老区广东丰顺,富民惠民的高山富硒茶借助电商的翅膀走到世界各地……在第二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来临之际,由人民网组织的“我的丰收我的节——70地庆丰收全媒体联动直播”报道成功举行,立体展现千姿百态的丰收盛景,在华夏大地上绘制出一幅瓜果飘香谷满仓的秋收全景图,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这次直播活动中,70地联动直播,逾400个机位,5G无人机 、VR摄像机全上阵,超过1亿人次共享丰收盛况……充分利用最新的信息化技术,是本次丰收节的一大亮点。如果说技术是丰收节的扬声器、传音筒,那么各具特色的农耕文化、民族风情才是丰收节最动人的故事。丰收不止金色一种颜色,农民也不只有面朝黄土一种姿态,如何全方位描绘现代农业、多角度展示乡村振兴?“内容+科技”的强强联手让丰收节的喜悦在城市乡野、农田草原传递。
一位活动组织者表示:通过直播的镜头,让每一个人都身临其中,让农业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确,作为一个传统深厚的崭新节日,面对地域、时间、风俗的差异,如何才能吸引更多人参与到秋分时节的丰收节中?技术尝试、活动创新异彩纷呈,相关部门在节日的“顶层设计”上更做足了功课:原则上不举办全国性的主会场和分会场活动,重心进一步下沉到县、乡、村。一方水土有一种丰收的景致。70地的丰收节庆,正是因地制宜过大节的生动缩影。以地域为依托,提高节日的参与度和基层的覆盖率,丰收节才会走进人心、集聚人气。
“我的丰收我的节”,亿万农民是当之无愧的主角。他们用汗水浇灌出丰收的硕果,也理应享受节日的欢乐。从“庆丰收·消费季”活动到“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从农产品流通优惠减免到电商平台集中展销,正是为了让农民既丰收又增收,既有获得感更有幸福感。此外,农民文化展、丰收歌会、节庆庙会等活动,点亮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必将激发出创业的热情。正如近日开启的“我丰收我骄傲”短视频征集活动所表达的初衷,农民应该拍摄自耕自种的特色产品、记录家乡的丰收场景,因为对于脚下的那方土地而言,这些脚沾泥土的人最有发言权。
“我的丰收我的节”,城市居民也概莫能外。在过去,市民作为消费者,身居农业产业链的末端。现如今,市民除了享受更优质、更多样的农产品外,更多地参与到农业生产、农村生活中来。在农旅结合的热潮中,对那山那水寄寓乡愁的市民来到田间地头体验种植的艰辛、享受采摘的乐趣,在满目青翠的田园小屋中度假休憩。更不用提在乡间田埂奔劳的扶贫干部,饮水思源回馈农村的企业职工,他们的参与充分说明:在乡村振兴的路上,缺不了城市的参与。所以,城市参与丰收节,感受喜庆气氛,本是城乡协同发展、共创美好生活的题中之义。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一线的同志表示诚挚的问候,他说:“三农”领域的成就,是全党全国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广大农民和农业战线工作者辛勤劳作的结果。的确,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乎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丰收节也理应成为所有中华儿女的节日。人人共享丰收喜悦,丰收节才会越办越红火,助力生产干劲一浪高一浪,农业丰收一次连一次,人民幸福一波接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