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三农 > 正文

瑶山换新颜

魏永刚 刘 麟 覃皓珺    2019-09-10 11:40:02    经济日报

  路,曾是湖南省江华县瑶族人祖祖辈辈的期盼。今天的江华,不仅有了铁路,而且通了高速公路。图为火车徐徐开进江华大瑶山。 李忠林摄(中经视觉)

  在江华大路铺镇洞尾村的皮包加工厂里,瑶族群众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

  本报记者 魏永刚摄

  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是全国瑶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县。由于历史和自然原因,瑶族群众散居在大山里,生活清贫。而今,在实现全面小康的路上,依靠国家扶贫政策和生态移民政策,这里不仅有了铁路、通了高速公路,山里的人们还搬出大山住进社区并实现家门口就业。“一步越千年”,他们过上现代化的安定生活,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都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无山不成瑶”。有着270多万人口的瑶族,广泛分布在西南地区南岭连绵的大山里。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是全国瑶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县。

  因为居住在深山中,交通不便,路,曾经是瑶族人祖祖辈辈的期盼。而今,我们探访瑶山,却是沿着高速公路,直达南岭深处。

  路通瑶山

  象征瑶族文化的长鼓雕塑,在江华火车站前的广场上成为一道独特景观。江华火车站是县城街道纵横交错的一个重要节点。今天的江华,不仅有铁路,而且通了高速公路,乘车两小时还可到达附近的机场。

  萌渚岭把江华县分成岭东和岭西。在岭东大山里,山连山、沟连沟,农户大都住在半山腰。2009年这里通了火车,2011年高速路通到江华。今天,除了洛阳到湛江的洛湛铁路穿越县城,厦蓉高速、二广高速、道贺高速、桂广高速环绕县域,贵广高铁也将从这里穿过。

  路,深刻改变着这片瑶族人民居住的土地。我们从县城到萌渚岭东边的水口镇,原来需要翻越高高的勾挂岭。去年10月,勾挂岭隧道提前开通,不仅节省了40多分钟行车时间,而且让人们感到从县城到水口“平坦”了许多。

  高速公路连通江华与外界;县域交通要道在不断改善;城乡农村公路朝着连绵的大山延伸。江华县的同志介绍,2014年至2018年,共投入32670.77万元,完成自然村道路硬化976公里、加宽700公里,实现112个贫困村1475个村民小组道路达标,全部贫困村都实现了村主干道通畅,25户或100人以上自然村寨道路都实现了硬化。2019年,江华又投入6547万余元,实施村道建设项目168个。

  瑶族下山

  路通到山山岭岭,是瑶山上的变化;散居在山里的瑶族同胞易地搬迁,聚居到集镇,则是江华瑶族同胞发生的更深刻变化。

  水口镇有一个移民小区,叫幸福社区。生活在这里的是水库移民和易地扶贫搬迁来的瑶族群众。记者在这里一下子见到原贝江乡黄沙村的好几户乡亲。66岁的赵德英老人享受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在这里落户安家,一家三口住在75平方米的房子里。她感慨:“现在的生活真好。”

  以前,瑶族人散居在大山里。改善居住条件是他们多年的心愿,也是当地建设和扶贫的重要着力点。

  江华的易地搬迁是从水库扩建工程开始的。作为湖南省重要的水利工程,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2012年8月开工,全县水库移民有6600多户2.8万余人。从2013年开始,江华在全省率先启动易地扶贫搬迁,结合水库移民安置点,江华县因势利导,在县城沱江镇、涔天河镇、水口镇、小圩镇、码市镇等地设置了5个水库移民安置点和易地扶贫安置点,建设用地达4568亩。人口的聚集使这5个地方正在成为繁荣的小城镇。

  来到水口镇幸福社区,只见一排排楼房铺展出美丽的风景。过去散居在山间的瑶族同胞,现在住在同一个社区,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都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73岁的廖贤老人有两个儿子。他跟小儿子住,花了一万元钱就住进了150平方米的房子。老人说:“在这里看病方便,小孩子上学方便,出门买菜也方便。”

  江华县的同志介绍,除了这几个大的移民集中安置点外,全县大圩、大锡、涛圩、桥市等乡镇高寒山区瑶族同胞全部采取集镇集中建房方式安置,现已分房到户。同时,结合精准扶贫,他们推进贫困户危房改造,按每户4.5万元的标准给予补助,2014年以来,改造和修缮贫困户危房5990多户,解决了2.29万人的住房安全问题。

  工业进山

  “小微企业进乡村”是江华脱贫攻坚的一个重要举措。

  在江华,我们看到一种“上房下厂”的移民安置模式。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建设,把一楼全部建设成框架结构,二楼以上才是住户。这样,“楼上居家、楼下就业”,使小微企业走进移民新区,走进乡村。

  水口镇幸福社区就是这种模式。村民盘丙英2017年从金源村搬到水口镇,如今在楼下车间里安装马达。她说:“过去在山上栽树,现在在厂里上班,抽空还能照顾小孙子,生活很好。”

  在大路铺镇洞尾村,有一个皮具加工厂。这个由粮食仓库改造的生产车间里,70多位工人分列几排,在缝纫机前忙碌着。工厂负责人杨海军介绍,他们还有5个分厂分布在更远的5个村子里,“5个村加起来一共有170多人从事生产”。

  在大圩镇大圩社区,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安装耳机。70岁的龙清英和76岁的陈乾坤端着一个篮子,里面装满电线和耳机头。耳机安装按件计价,通常装100个给2元钱,像他们这种边干家务边工作的,一个人每天能挣18元。“钱不算多,但够我们零花了。”老人很满足。村口两间房子,挂着一个牌子“雄华电子厂”。工厂负责人何化强介绍,厂里有60多名固定工人,在这里上班的不到20人。其他都分散在村里的农户家中,一名工人每月平均工资在3000元左右。

  我们得到一组数据:全县300多个村,已有457家小微企业进驻乡镇和村庄设立扶贫车间,吸纳10860名留守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其中贫困劳动力3160名。

  是哪阵风把这些小微企业吹进深山里来的?

  威斯特电机科技公司是一个生产马达的企业。总经理柳伟原来在广东办厂。2016年,他把厂子搬到了江华,进驻工业园区。就在企业订单增加,准备扩建厂房的时候,他偶然下乡看到了水口镇楼上住房、楼下厂房的移民小区,于是,他就把工厂“分散”到农村去。“现在园区有180名工人,水口的分厂还有60多名工人。”他说,“车间分散到乡下,我们不用负责工人食宿,节约了成本,移民在小区就能找到工作,还解决了就业”。

  大圩镇30个村,现在已经有26家小微企业进驻,每个企业平均吸纳劳动力30人左右。镇党委书记邓晨岚说,26家企业都是最近一两年进来的。“县里专门建立起通往广东的物流线,有了这条线,企业就来了。”

  梳理江华进村小微企业的发展路径我们发现,从事的产业主要是电子产品、电机、雨衣、手袋、木器等,除了竹木原材料是本地的,大部分“两头在外”:材料从广东运来,产品再运回广东市场。因此,高速公路的修通和物流线的开通是推动这些企业来江华“进乡村”的重要条件。

  外出打工青年成为推动工业进瑶山的重要力量。大圩镇26家小微企业,有24家是打工青年回乡创办的。河路口镇的李洪梅早年外出打工,2014年回乡创办了第一家加工厂,2017年又办起第二家工厂。如今,她的企业吸纳了1000多名工人。

  这些企业不断改写着江华工业发展的历史。如今,这样一个偏远县域,把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增长极、主战场和实验区。江华县高新区是永州市唯一的高新区。这几年,他们引进规模工业企业94家,培育电子信息、新型能源、新材料、电机等七大产业,园区现有产业工人1.4万人,吸纳3100多名有一定务工技能的青壮年贫困劳动力在园区企业稳定就业,年人均工资3万元以上。

  生态养山

  “我砌过房子,破过竹子,放过竹排。”以前在岑江村生活的岑景茂老人说,“现在不上山了,已经23年没有放过竹排”。在水口镇的移民小区里,有很多像岑景茂老人这样的人,不再上山而过起了新生活。

  山的变化,始于2011年。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指导下,江华开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提出以生态文明建设总揽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把生态立县摆在首位,坚决走绿色发展之路。

  绿色发展首先是一次思想转变。祖祖辈辈多少代人靠伐木为生的瑶族人,第一次接触到一个词“禁伐”。这项工作从森林资源丰厚的涔天河流域2200平方公里的山林中开始。这里被确定为生态功能保护区,实行全面禁伐,封山育林,为的是保护好潇湘源头的森林植被。

  禁止伐木,必须保障瑶族群众利益。江华探索建立县级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将未列入国家和省级生态公益林范围的林区列入县级生态公益林范围,参照国家级和省级补偿标准,由县财政补偿,确保社会生态效益与群众经济效益双增收。他们将林区劳动力转为护林员,全县安排475名贫困人口担任护林员,年人均工资一万元。同时,引导林农发展林下种养业、生态旅游业等新型业态。2014年以来,他们支持65个贫困村发展高山茶叶7000余亩、油茶和松杉等经济林5.9万亩。县里向生态保护区贫困对象发放生态公益林补助、退耕还林补助3557.6万元。

  走绿色发展之路,必须转变生产方式。江华这几年一方面保护,另一方面努力转变传统产业的发展方式。在位于牛牯岭的湖南瑞鑫源生物科技开发公司的茶场,公司负责人张瑞云介绍,他们租种了栎湾、天宝等5个村的土地,建了600亩茶园。茶场最多时有400多人干活,他们每个季度要发放180万元左右的工资。村里人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而茶场集中经营也提高了江华传统产品高山茶的品质。以前每斤16元左右的干茶叶,现在经过加工可以卖到60元。

  白芒营镇谢家湾村有一个红山自然村。爬上山坡,放眼四望,漫山遍野的脐橙树一眼望不到头。这是富隆果业公司通过土地流转建设的万亩果园。68岁的谢家湾村原党支部书记周其芬说,土地按照林地每亩250元、旱地400元、稻田600元的价格流转。平时,这里有300多人干活,附近6个村的农民都受益。

  江华农业发展提出的思路是建基地。县里要求有条件的村每年流转山地300亩以上。通过推进土地流转,引进企业、专业合作社、能人大户等建设农业基地。县里的同志介绍,2016年以来,引进和培育390多家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流转山地20余万亩,建立起一批果茶产业扶贫示范基地,带动2万多贫困人口与扶贫经济组织建立利益联结机制。

  山还是那层层叠叠的山,河也还是那潺潺流水的河,但瑶族人的生活却发生了深刻变化。

(原标题:湖南省江华县:瑶山新颜)

相关热词搜索:瑶山 新颜

上一篇:强化资金投入 加快恢复产能
下一篇:农产品销售不能只“靠干部”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