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三农 > 正文

陕南晒秋别样美

黄平安    2019-08-21 15:32:29    人民日报海外版

  晾晒的辣椒

  酷热终于败下阵来,减了热度,多了温柔。金色的秋阳下,每一种果实都透着成熟和热烈,每一种颜色都带着丰收和喜悦。

  陕南晒秋,不是刻意而为,却在随意之中透着诗画般的意境。乡村公路像是一根长长的藤,一户户农家,就是这根藤上结出的“瓜”。秋天,是农家最忙碌的时候,他们忙并快乐着。最诱人的是金灿灿的玉米棒子,农人最喜欢它们,生怕这些用心血换来的“宝贝”发霉生虫。他们有的把玉米棒子编成“大辫子”,一串串地挂在屋檐下,任其自然风干。有的干脆把玉米棒子随意摊晾在院坝,横的、竖的、斜的、歪的,看似没有章法,但大片大片的金黄铺满院子,看上去就有了韵味和诗意。还有的更加随性,既不悬挂,也不摊晾,他们把玉米棒子像砌砖头一样垒在屋檐下,让它日晒夜露,垒得高了,就有了图案,有了韵味。

  如果说金黄的玉米象征成熟,那么,还有一种色彩,就代表着热烈,那就是红得耀眼的辣椒。辣椒是农家每年非种不可的蔬菜,它顺应季节,自然生长和成熟。辣椒熟透以后,就变成了人见人爱的鲜红,只只透着热烈和喜庆。鲜红的辣椒晒在院子里,无论怎样摆放,都是一道风景。老人们把红辣椒穿成串,挂在屋檐下,让辣椒与阳光亲密接触。同一面墙上,鲜红的辣椒串和金黄的玉米串混搭在一起,和谐又自然,朴素又美观。如果说农家的墙壁是一张纸,农人就是乡土画家,五颜六色的果实就是他们的调色板。他们把外墙绘成了一幅“画”,这画,既有个性特点,又有乡土气息,让人百看不厌。还有的把辣椒晾晒在或圆或方的竹匾里,一只两只竹匾看不出什么花样,如果竹匾多了,随着场院的地势,就显出优美的线条和图案来。

  稻谷虽然也是黄色,但它黄得自然,黄得平淡,不像玉米棒子那样耀眼。刚收回来的稻谷水分较大,也要通过晾晒才能长期储藏。人们先把稻谷摊开,平铺在场院里,每隔几十分钟翻动一次,让谷粒均匀地接受阳光的照耀,一般要晾晒5到7天才能干透。这时的农家场院,像铺着柔软的地毯,又像绘着金黄的油画。有鸡鸭在边上偷食谷粒,有孩子在院子里自由嬉戏,这“画”便生动鲜活了起来。

  秋色渐浓,淡黄色的核桃,棕褐色的板栗,黄中透红的柿饼等一些秋果也陆续登场,它们都离不开秋阳赐予的热度和温度。张家一两筐,李家三五匾,就那样随意而自然地摆放在院子里。虽然不多,但它们却是最好的互补色。秋阳下,每一户农家都是一帧美图,整个乡村是一幅巨画。这幅画,写满了丰收,写满了幸福,是一幅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佳作!

 
 

相关热词搜索:陕南 晒秋 别样

上一篇:秋收:晒玉米
下一篇:乡村公路 流淌的风景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