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次重要及时的培训,更是凝心聚力的思想再动员。”
“以前去北方看改厕,只会问冬天结不结冰。今后就懂得询问技术模式、运维管护等更多情况,开展工作的底气更足了。”
“尽管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专业性都较强,但只要主动入位、主动担当,总能同本职工作找到结合点,形成推动力。”
“建议加大对专业化人才培养和培训的力度,打造一支符合农村需要,涵盖规划编制、工程建设、运维管护等多个领域的专业化队伍。”
日前,中组部委托地方党政领导干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专题研究班和农业农村部系统司处级干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专题研究班在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同期举办。研究班围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这个主题,以问题为导向,从政策理论、业务推进和实践探索等层面开展培训。来自全国各地的34位地级市党委、政府分管农业农村工作的副书记、副市长,和来自农业农村部系统35名司处级干部、4名省厅相关处室负责同志,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畅所欲言、群策群力,取得丰硕成果。
课程聚焦 双向联学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增强亿万农民获得感幸福感的重大民生工程。
本次研究班得到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专门审定了培训方案,副部长余欣荣到班作主题报告。人事司、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有关领导出席培训班重要活动并对培训班工作作出明确要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进办公室有关领导全程驻班了解学习情况,解答学员疑难困惑。
学员们认为,研究班课程聚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非常实用。
有精准的政策解读,余欣荣亲自解读了中央精神和重要部署,强调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重大战略意义,梳理了当前需要突出抓好的重点工作,明确了具体工作要求,回答了学员“为什么干”“干什么”的问题。
有专业的技术指导,来自卫生健康委、生态环境部和清华大学的专家,围绕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等主题,系统讲解了政策框架和技术路线,特别介绍了大量适用于不同地区的技术模式,为学员“怎么干”提供技术支撑。
有鲜活的实践教学,围绕贵州省湄潭县村镇规划编制的先进经验,把政策的研究者和实践者请上讲台,县长讲做法,专家评门道,学员谈思考;深入北京市门头沟区基层农村,实地考察学习美丽乡村建设、传统村落保护、休闲农业开发等实践经验,为学员“向谁学”提供样板和思路。
为加强研究力量,两个班的学员通过同堂听课等多种形式联学,凝聚部委与地方政府的智慧,多角度地研究问题。专门组织召开主题座谈,学员代表围绕“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建立多元投入机制、有效发挥市场力量、完善建设和管护机制”等问题进行深入研讨,推动专题报告形成;针对即将出台的政策文件充分征求地方同志的意见建议,对文件进行修改完善。学员们表示,这些交流实现了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的有效对接,让问题研究更务实,政策制定更接地气。
把脉问题 开出良方
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国80%以上行政村的生活垃圾得到了有效处理,比2017年提高了约7个百分点,有11个省区市通过了整省验收;近30%的农户生活污水得到处理,污水乱排乱放现象明显减少;2018年全国完成农村改厕1000多万户,农村改厕率过半,其中六成以上改成了无害化卫生厕所。
总的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虽然取得明显成效,但也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记者从主题报告中获悉,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五个:
思想认识还不到位。仍存在“上热下冷”现象,有的地方没有将其作为重大民生工程部署推进;有的地方责任机制不健全,市、县党委政府主体责任压得不实。
工作进展很不平衡。有的地方高度重视、已经形成声势、全面推开,有的地方仍停留在一般性工作部署,缺少硬招实招。
主体作用发挥不够。一部分地方群众发动不充分,政策宣传、组织动员仍显不足,政府包揽过多,农民成了局外人、旁观者。
要素保障不足。有的地方资金使用分散、效率不高,社会资本参与机制不健全;科技研发相对滞后,尤其是缺乏适合高寒、干旱等地区的技术产品。
长效机制不健全。一部分地方局限于应付眼前工作,对打基础、管长远的机制建设重视不够,在责任落实、资金投入、运营管护、督促检查等机制方面还有待完善。
针对存在的问题,主题报告指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是当前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基本遵循,必须吃透精神,紧扣三年行动目标任务,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要突出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四项重点工作: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开展村庄清洁行动。
主题报告强调,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任务重、战线长,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和重要政治任务,必须抓紧抓实抓好。
——加强组织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委和政府“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切实负起责任,真正做到五级书记抓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要建立健全农业农村部门牵头抓总、相关职能部门分兵把口的工作推进机制。
——加强村庄规划管理。好规划就是一笔大财富。要强化村庄规划工作组织领导,将村庄规划工作情况作为地方党委政府报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展情况的重要内容。要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紧紧依托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开展村庄规划编制工作。要鼓励各地开展规划编制示范,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健全投入机制。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需要加大真金白银的投入。要强化财政投入保障,为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要增加土地出让收入投入,把土地增值收益更多用于“三农”,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支持力度。要充分调动社会资金,有效吸引民营企业、先富群体、乡贤等各方面力量承担社会责任,投入农村人居环境改善。
——加大宣传力度。要注重舆论宣传、发动引导群众,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推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组织开展农村美丽庭院评选、环境卫生光荣榜等活动,增强农民群众保护农村人居环境的荣誉感,形成人人参与、人人监督的良好氛围。
——强化监督考核。考核监督要真正起到激励和约束作用,该奖励的奖励,该约谈的约谈,该问责的问责,以较真碰硬促进真抓实干。年底国务院将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检查,对措施不力、搞虚假形式主义的地方和单位予以批评问责。
务实管用 积蓄动能
学员们普遍反映,研究班主题重大、内容实用、形式灵活、组织严格。通过培训吃透了中央精神、提高了政治站位、开阔了工作思路、积蓄了治理动能,增强了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通过培训,学员们提高了政治站位,深刻认识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战略意义。他们表示,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者,必须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指示,提高政治站位,坚决打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这一场硬仗,把乡村建设成为令人向往的美好家园。
学员们表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新工作,很多方面需要不断摸索,这次培训提供了内容完整的“工具包”和“案例库”,一定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匹配最好的解决方案,有效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落到实处。他们表态,不搞形象工程,不搞形式主义,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这块短板。
培训期间,学员们带来的浙江省“千万工程”、北京市门头沟区“十好机制”、山西省运城市“四化路径”、上海市闵行区“三园工程”、江苏省徐州市“公共空间治理”、浙江省绍兴市“五星3A创建”等典型经验做法,为彼此提供了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他山之石”。
最后,全体学员围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过程中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市场促进作用如何发挥和长效管护机制如何建立完善等主题,贡献了大量的政策建议。学员们表示,本次专题培训实现了政策制定者、研究者和执行者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探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之路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