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三农 > 正文

凝聚初心,西河粮油博物馆室内空间更新设计

2019-08-02 14:50:08    人民网

  西河粮油博物馆及村民活动中心项目,是我们2013-2014年做的第一个乡村振兴项目。当年的情景还在眼前,我们亲自见证了这个人口不足百人的大别山深处小乡村,从没有手机信号,毫无产业,到年游客人数量几十万的发展。一直持续关注西河,六年后的2019年,我们重新回到起点,对粮油博物馆的室内空间进行升级设计,我们希望升级后的博物馆更具有参与性、娱乐性,也能更促进西河村有机农业产品的发展。项目不大,也没有炫目的图像,但这里面有我们对“初心”的坚持和对“西河”的一份情意。

▲西河粮油博物馆外景

▲西河粮油博物馆外立面

  2013年8月1日,河南信阳市新县“新县梦·英雄梦”规划设计公益行活动正式启动。正是这次公益设计活动,使西河村迎来了巨大的转机,也让设计团队与西河村结缘。

  ▲西河湾鸟瞰

  ▲区位图

  新县位于大别山革命老区,2017年前是全国贫困县。西河村距离县城约30公里,是山区中的一个自然村。村庄一方面具有较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风水山林、清末民初古民居群、祠堂、古树、河流、稻田、竹林等;另一方面,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缺乏活力,空巢情况严重,常住村民大多为留守老弱儿童和智障村民。

▲改造前的室内空间(粮仓)

▲2014年第一次升级后的博物馆室内

▲经历了5年使用后的餐厅

  2013年,设计团队的工作聚焦在对西河村一组1958年的粮库改造上。通过对场地中5座建筑的空间重构和功能更新,设计师成功的将五十年代的“西河粮油交易所”转变为二十一世纪的“西河粮油博物馆及村民活动中心”。改造后,建筑的功能包括一座小型博物馆,一处特色餐厅,以及多功能用途的村民活动中心。这座新建筑既是西河村新的公共场所,也成为当时激活西河村的重要起点。

▲“西河良油”文创产品

  在建筑改造的同时,设计团队还为西河村策划了新的产业:茶油,并设计了相关产品的logo–《西河良油》,可以说是一次“空间-产品-产业”三位一体的跨专业设计尝试。而西河粮油博物馆正是承载产品和产业的空间。

▲百年古法榨油油车,现仍可使用

  一座古老的油车被安置在博物馆的空间中,它不是单纯的展品,它同时是真正的生产工具。2014年11月25日,时隔30余年,西河湾又开始了古法榨油的生产,而这油就是《西河良油》,榨油的工具就是这架有300年历史的油车。

▲西河人的标语

  时间来到2019年,5年时间飞逝,西河村在这5年中也发生了大改变。古村得到了全面修缮,也新建了民宿和帐篷营地等旅游服务设施,现在西河村已经成为年接待游客数十万人次,吸引青年人返乡创业的乡村振兴模范村。

▲从水面看西河粮油博物馆及村民活动中心

  随着变化,西河粮油博物馆也面临新的挑战和任务。如果将原有空间进一步梳理,提高效率,进一步加强参与性、娱乐性,完成空间升级,适应西河村新的使用需求是2019年摆在设计团队面前的命题。

▲博物馆室内被分为“粮”“油”两个主题空间

▲改造分析

  室内空间的重新设计围绕“粮”和“油”展开,也再次回应了建筑的名称“西河粮油博物馆”:建筑的两个房间,一个主题是“粮”,一个主题是“油”。

▲“粮”主题空间

  粮空间,注重儿童的体验,分别从“春夏秋冬”的四季入手布置空间分区,每个季节对应一个主题,即“春播”、“夏长”、“秋收”、“冬藏”。空间和家具强调互动性,希望打破原有博物馆以“看”为主的调性,让观者(特别是儿童)能够参与其中,可“触”、可“听”、可“磨”、可“尝”。

▲“春种”五谷展示区

▲五谷展示

▲春—展墙

▲春—展桌

  因此,“春种”在于“触摸”和“认知”作物本身:该区域被设计成一个围合的农作物知识小讲堂,使得孩子们可以围坐在一起并亲手接触到各类将要在春天播种的作物。这种体验将辅助以直观的讲解,观众从这里开始对农耕与农时的认知之旅;

▲“夏长”声音装置

▲夏—装置

▲具有互动性的家具

  “夏长”在于“倾听”环境、“感知”万物生长的“自然协奏曲”:该区域放置了若干收纳声音的艺术装置,每一个装置内会有高低错落的由竹子制作而成的听筒,凑近的时候会听到夏季的乡村中熟悉的声音,比如虫鸣和晚风吹过树梢的沙沙声;

▲“秋收”石磨

  “秋收”则通过“碾磨”体现:一台从农户家中收来的石磨被放置在展厅中央。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孩子们与他们的父母可以共同使用这台传统石磨来碾磨秋天收获的农作物,如稻米、小麦、高粱等。亲身的体验让“脱壳”、“碾磨”这些农事生产词汇从书本上走到现实中。

▲“冬藏” 亲子互动体验区

  “冬藏”则是这一穿越四季的农事体验旅程的终点,本区域也可被称作“亲子协作工作坊”,旨在让观众“品尝”到由农产品制作而成的可口食品以及“制作”简单的农具模型。西河保留着诸多食品制作的传统工艺,依循着这些传统制作方法,孩子们可以与父母一同品尝到自己手作的板栗饼、猕猴桃干、米糕等,在观念上全面认识农产品从种子到食品的完整过程。

▲家具的组合方式

  位于室内空间中的条带状的矮桌是重要的元素。根据不同年龄段使用者的使用尺度,它的高度既可以作为儿童活动的桌子被使用,用来做手工,面点;

也可以作为成人的坐凳。此外,这些矮桌可以拆卸,移动和自由组合。通过移动和组合,空间得以产生不同的分隔、变化。

▲“油”主题空间

▲孩子们体验榨油工艺

▲看台

  油空间是在原本榨油作坊基础上的升级。原空间中的古老油车仍然保留在原位置,这个布置与传统的习俗有关。油车由一颗300年大树主干制成,树干粗的一端称为“龙头”,龙头必须朝向水源,也就是村庄中的西河,榨油冲杠撞击的方向要和水流的方向相反,于是油车就有了现在的方位。围绕油车,新布置了半圈坐台,供观者可以舒适、稳定的观看榨油表演。坐台也进一步强化了空间的领域感,以及榨油的仪式感。

  在设计师看来,这种仪式性的生产,或者生产的仪式感才是中国乡村最为宝贵的遗产。

▲文创产品展示售卖区

▲销售部分

▲西河粮油交易所旧标牌

  与油车相对,空间的另一端布置了商品货架,主要用于销售与茶油有关的产品。早在2013年,西河项目的一期工作中,设计师就为西河村策划并设计了《西河良油》的品牌。但遗憾的是,当时的西河村对于茶油的经营并不擅长,因此有机茶油的产业发展的并不理想。本次空间升级正是希望将产业思路延伸下去,进一步将空间与经营,空间与产业结合在一起,使游览、观赏、体验和产品融为一体。

▲粮油博物馆平面

▲总平面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西河粮油博物馆室内空间更新设计

  项目地点:河南省信阳市新县西河村大湾

  业主:西河村村民合作社

  主持建筑师:何崴

  项目团队:赵卓然、陈龙、李星露、汪令哲、华孝莹、叶玉欣

  设计时间:2016年09月-2019年03月

  建造时间:2019年03月-2019年04月

  建筑面积:300平方米

  摄影师:金伟琦

相关热词搜索:凝聚 初心 西河 粮油 博物馆 设计

上一篇:游商收粮猫腻多 农民卖粮需谨慎
下一篇:中央财政拟安排100亿元支持乡村产业发展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