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在意大利罗马召开的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大会第41届会议会场。 |
中国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屈冬玉6月23日当选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新一任总干事,成为该组织历史上首位中国籍总干事。 |
6月23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大会第41届会议在意大利首都罗马召开,中国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屈冬玉在首轮选举中以高票当选粮农组织新任总干事,成为该组织历史上首位中国籍总干事。
据德国《法兰克福汇报》网站6月23日报道,欧盟官方推举的候选人、来自法国的卡特琳·热斯兰—拉内勒仅获得了191票中的71票。与欧洲候选人获得37%选票相比,中国候选人屈冬玉获得了108票,得票率超过56%。
据法国《费加罗报》网站6月24日报道,中国人当选粮农组织总干事被认为是在回报“中国对多边机制和世界发展的坚定支持”。其它国家的外交官们也承认,近几年中国给粮农组织提供了大量资助,而中国自身也在脱贫方面作出了卓越成绩。
屈冬玉副部长当选粮农组织总干事,体现了各方对中方候选人能力的认可,对中国坚定支持多边主义、促进全球粮农事业发展的高度赞赏,也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农业、农村发展成就的充分肯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第一,粮食生产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据农业农村部数据统计,今年1月,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67%,其中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80%。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粮食总产量接连跨上新台阶,在1984年达到8000多亿斤,6年间登上两个千亿斤台阶;到1993年,全国粮食产量突破9000亿斤,此后14年间分别于1996年、1998年和1999年三年达到10000亿斤;2015年我国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13000亿斤,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能力显著提高。
第二,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体系框架基本确立。中国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为中国粮食安全工作拟定了施政框架。粮食生产补贴、流通和贸易管理都有较好制度建设。
第三,农业绿色发展正在有序推进。中共十八大以来,绿色发展理念已经逐步融入到农业农村发展的各个方面,农业资源保护、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等多项行动正在进行,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综合水平显著提升。
中国政府一贯高度重视并大力推动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积极推动全球粮农事业发展。中国在农业科学技术、农业机械、农村扶贫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能够为实现2030年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贡献中国智慧。
第一,中国积极推动粮农领域的新南南合作。在中非合作论坛、中拉合作论坛、中阿合作论坛、中国—东盟合作机制、上海合作组织等合作基础上,中国正进一步推动“一带一路”相关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紧密合作,推动新南南合作的重要平台建设。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发布报告称,2030年,世界人口将从目前的77亿增至85亿,2050年达到97亿,2100年或将达到110亿。中国和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将为全球粮食生产和流通科技发展作出贡献。
第二,中国推广扶贫经验,推动实现“零饥饿”世界。改革开放后,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特别是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探索从“开发式扶贫”向“精准扶贫”转变的中国特色扶贫道路,贫困人口减少6800多万,贫困发生率由10.2%下降到2017年底的3.1%。2015年,中国历史性地提出到2020年整体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的奋斗目标。中国秉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开展国际合作,与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一道,致力于消除全球贫困。
第三,中国积极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综合平台建设,坚定不移走生态文明发展道路。进一步坚定不移地坚持市场导向,强化科技支撑,树立标准意识,加强品牌建设,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增强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中共十八大以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绿色发展成为时代潮流。中国在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发展的道路上探索实践,努力为推动全球粮农事业发展、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贡献。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教授 毛学峰 李笑然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