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三农 > 正文

朝鲜农乐舞:保护传承 让非遗扎根民间

2019-06-06 11:56:30    中国文化报

  朝鲜族农乐舞是一种融音乐、舞蹈等为一体,在岁时仪式和节庆活动中展现的综合性民族民间艺术,是朝鲜族最具代表性的艺术表演形式之一。农乐舞淳朴粗犷,表现了朝鲜族人民渴望丰收、吉祥、幸福的美好愿望。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农乐舞完全融入朝鲜族百姓的生产和生活,成为民族符号和象征。2006年,朝鲜族农乐舞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09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朝鲜族农乐舞在吉林省汪清县一带广为流传。汪清县将朝鲜族农乐舞列入“十一五”“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采取民间参与和政府扶持相结合的形式,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农乐舞的保护、传承和弘扬。

  打造一个品牌,组建两支队伍。当地政府为农乐舞团队免费提供活动场所,10年来累计投入400多万元用于购置农乐舞设施、设备,建立动态保护机制,将农乐舞打造成汪清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的品牌。2007年,汪清县特批了25个事业编制,组建了专业表演团队——汪清县象帽舞艺术团,每年还投入一定资金供艺术团编排节目、购置道具等,促进了农乐舞的传承发展。汪清县象帽舞艺术团成立至今先后荣获“荷花奖”“金穗奖”等10余项大奖,赴美国、俄罗斯、意大利、韩国等国家和我国港澳台地区进行文化交流10余次。2010年,汪清县充分动员社会力量,组建了“老年农乐舞艺术团”。这个团队的成员虽然已是头发花白,但舞起长长的象帽彩带,仍能让观众看得如醉如痴。

  成立保护传习中心,建设培训传承基地。2009年,汪清县成立了朝鲜族农乐舞保护中心,通过深入挖掘和研究农乐舞的起源及演变过程,组织开展农乐舞记录工作,建立了较为完备的项目档案。从2009年起,汪清县相继在学校、企事业单位、乡镇村屯、社区成立了32个农乐舞培训基地,并发放服装、象帽、手鼓等设备,实行传承基地辅导员业务包保的工作模式。从2015年起,汪清县开工建设了中国朝鲜族农乐舞非遗传习中心,总投资3102万元,占地面积3117平方米,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2017年,汪清县文化馆成功申报为省级非遗传承基地,集中展示农乐舞文化和朝鲜族民俗、民风、民情。

  培养一批骨干,搭建两个平台。汪清县每年组织开展“传承人大讲堂”活动,开设公益培训班,以传帮带的形式传授表演技巧,培养了一大批骨干人才。从2010年起,汪清县每年举办“汪清县象帽舞大赛”和朝鲜族民俗活动展演,为农乐舞宣传和保护积极搭建平台。

  结合素质教育,走进中小学校园。自2015年起,当地政府在汪清县第一幼儿园、第二小学、第五中学、职业高中等全县13所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建立了农乐舞培训基地,每年在10所农乐舞培训基地学校进行展览;定期组织农乐舞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及汪清县象帽舞艺术团面向中小学及幼儿园师生开展农乐舞展演活动;结合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积极组织农乐舞进校园,开展传习活动,累计培训5000人次;逐步完善中小学及幼儿园农乐舞培训基地建设,让非遗进校园活动逐渐常态化,打造了普及非遗知识的新品牌。

  同时,为了让非遗扎根社区、扎根民间,汪清县精心策划“农乐舞传习大讲堂”活动,选定县内10个社区作为试点,组织农乐舞代表性传承人为社区居民定期授课,将农乐舞培训免费送到居民门口,为居民提供学习平台。(孟欣整理)

(原标题:朝鲜族农乐舞:传承建档案  传习进校园)

相关热词搜索:朝鲜 农乐舞 非遗 民间

上一篇:红色群心村新姿焕发
下一篇:浙江念好乡村治理“三治经”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