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记者在东中西部多个省份调研发现,当前,部分农村和乡镇的一些校舍处于闲置或半闲置状态,一些校舍由于久无人用变得破败不堪,甚至沦为鸟窝、仓库、羊圈,造成资源浪费。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学生随父母进城生活,学生少了,许多农村学校进行了布局调整,撤并了生源不足、规模过小的学校。因此,不少地方农村校舍出现闲置。这些闲置的校舍无人管理,荒草丛生,有的年久失修,还存在安全隐患。更有甚者,有的集体所有的农村闲置校舍被当成个人私有财产,暗地里被低价处置,成为腐败滋生的温床。农村闲置校舍资源的处置与利用亟需规范。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农村闲置校舍其实是一笔非常宝贵的资源,而盘活这些资源,对于农村环境的改善与农民增收也有帮助。
现在的问题是,一些地方的闲置校舍产权不清晰,这成为有效再利用的拦路虎。无论是属于教育部门,还是当地村集体,闲置校舍的利用只要遵循服务于民、有利于民的原则,不出现被私用的现象,就可以因地制宜、物尽其用。事实上,现在很多地方已有不少成功案例,有的将学校改成了幼儿园、养老院、村活动中心以方便村民,有的被建成了民宿发展旅游,还有的被租给了创业团队。无论哪一种方式,应该多想办法,不能任闲置校舍沉睡下去。(谭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