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银饰、刺绣挑花、布依族地毯、彝族漆器、特色蜡染……这些贵州各族人民在长期社会生活实践中共同创造的传统工艺,不仅蕴含着各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念、思想智慧和实践经验,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随着贵州持续推进传统工艺振兴工作,不仅帮助传统工艺企业和从业者解决工艺难题、提高产品品质、培育产业品牌,更让贫困地区通过振兴地区特色传统工艺而脱贫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这些蜡染凝结了手艺人最朴实的感情,特别是在当下,古老的手艺更显珍贵。”在黎平县肇兴侗寨景区“侗品源”织染香绣体验馆,来自湖南长沙的教师唐意还是兴致勃勃,一边观赏一边赞叹。对少数民族古老手工艺品情有独钟的她,看到中意的蜡画靛染衣服,当即和负责人打听起价格来,“等回去的时候,一定要在这里买上几件”。
以文化为核心驱动,通过整合农村自然和文化资源,拓展具有特色的文化产业空间,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实现文化富民。可以说,传统工艺工作站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平台支持。
石丽平是“贵州苗绣”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也是松桃苗绣“鸽子花”品牌的创始人。石丽平与苏州工艺美院的设计团队开展合作,将土布教学纳入课题设计之中,扩大了土布的使用范围。如今,“松桃苗绣”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产品远销美国、加拿大等国,并且带动3800多人就业,年产值6000多万元。
“这么大的刺绣,一张可以赚500元,勤快一点一个月能做三四张。”黎平县岩洞镇铜关侗寨的谢嗣英举起绣品说。和她一样,村里的绣娘不仅做刺绣赚钱,还参加侗族大歌演唱,一个月能赚近3000元。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民族民间传统工艺品的认可度和需求量也在逐渐增加。然而,传统工艺面广量大、传承人知识结构单一、创作和创新能力弱、技术及工艺瓶颈明显,传统工艺制品与现代生活脱节、产品附加值低、从业者生活难以为继,成为贵州乃至全国都面临的实际问题。
2017年,国家有关部门发布《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雷山成为中国传统工艺振兴的实验站点。通过引进例外、上下、熙上等10家品牌企业,利用企业成熟的现代管理和产销机制迅速有效地实现工作成果的转化,提高产品品质。
在工作站专家和当地政府、手工艺从业者的共同努力下,多个传统村落逐渐整理出了本土手工艺开发的着力点和方向,尝试建立起一种“艺术+乡村”的传统乡村文化发展之路。
去年,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民宗委等部门联合实施《贵州省传统手工技艺助推脱贫培训计划》,采取“送出去”的办法,重点培养民族传统手工艺研发、创新人才,优秀学员在返乡后充分发挥了辐射带动作用,成为振兴传统工艺、带动村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此外,围绕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的17个传统手工艺项目,贵州着手制定振兴方案,落实振兴措施,以列入项目为重点,推动形成行之有效的经验和模式。
在雷山县麻料村,工作站推动建设麻料村银饰技艺传习基地和银饰博物馆,通过“公司+合作社”的经营模式,打造以银饰锻造为主的产业,同时成为全国高校银饰专业学生的工艺课程实践场所,带动村民脱贫致富;在册亨县丫他镇板万村,中央美院的团队在保留布依村寨原貌的基础上进行整村现代化改造,并对绣娘进行培训,成为“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非遗活态保护的典型案例之一。
传统手工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传统文化只有经过与现代元素的重新组合,才能融入现代社会。贵州根据自身实际,制定了《贵州省传统手工艺助推脱贫培训计划(2016-2020年)》,努力探索振兴传统工艺与脱贫攻坚互利共赢的创新型模式,让传统工艺得以更好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几年来,贵州大力组织联动实施“十、百、千、万”培训工程,推动了上万人依托传统手工技艺就业和创业,开创了贵州依托传统工艺培训促进创业就业、助推脱贫攻坚的新征程。
如今,传统工艺的培训和振兴正成为多彩贵州的主旋律,也让一批批以传统工艺为支撑的村落、企业和专业合作社迅速崛起,更带动了数万苗族、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村民通过传承保护民族文化,在家门口轻松实现就业,在民族地区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民族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为民族文化助推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探索出一条新路子。(记者刘久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