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部分政协委员参观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主题展览。徐金玉摄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着悠久的农耕历史和灿烂的农耕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不能丢,而且要不断发扬光大。发掘优秀农耕文化的当代价值、拓展农业多功能,不仅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应有之义。中国农业文化遗产能为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哪些智慧,如何保护和传承好这些宝贵财富?让我们听听两会代表委员怎么说。
“农业文化遗产是一类以系统性、复合性、活态性为主要特征的特殊遗产,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而且有重要的现实意义。”3月8日,在全国农业展览馆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主题展展厅内,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闵庆文兴致勃勃地为参观展览的政协委员当起了“导游”。
无论是世界最早保护试点之一的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还是堪称“人间奇迹”的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抑或被誉为“世界旱作农业发源地”的内蒙古敖汉旱作农业系统,都是我国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说起这些,全程经历了我国农业文化遗产发掘和保护工作的闵庆文如数家珍。今年两会上,他利用各种机会奔走呼吁,让更多的人了解我国农业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和重要价值。
农业文化遗产在脱贫攻坚中具有独特作用
对于很多人来说,农业文化遗产还是一个相对陌生的概念,远没有自然遗产、文化遗产那样的知名度。闵庆文认为,这只是一个阶段性现象。“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而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才提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2015年才将其列为常规性工作。尽管我国2005年就成功推荐了第一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但2012年才开始进行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与保护工作,截至目前才发布了4批91个保护项目。”闵庆文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农业文化遗产的巨大价值将会被世人广泛认同。
目前,已经认定的91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涉及104个县,其中有40多个是国家级贫困县。“这些贫困地区多属于重要生态功能区,其生物物种、生态环境、农耕技术、民俗文化、田园景观、传统村落等,不仅是当下城市文明所稀缺的资源,也是贫困地区的后发优势和脱贫攻坚的资源基础。”闵庆文认为,通过开展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与保护,激活了这些潜在优势,通过“扶志”与“扶智”相结合,树立了贫困地区人们脱贫致富的信心,提高了他们自我发展的愿望,提升了他们摆脱贫困的能力。
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与保护有助于乡村振兴
“大国小农”是我国由来已久的农业经营形态。据第三次农业普查数据显示,全国小农户数量占到农业经营的98.1%,小农户从业人员占农业从业人员的90%,小农户经营耕地面积超过70%。在当前和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一家一户小规模的家庭经营依然是我国农业经营的基本面,各地农业资源禀赋差距大,特别是在很多丘陵山区,发展规模化经营难度较大。
在闵庆文看来,这一局面是我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正视的现实。主要集中于重要生态功能区、民族文化丰厚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业文化遗产,是对小农的天然馈赠。农业文化遗产历史悠久,至今仍具有较强的生产与生态功能,而且是生态循环农业技术与乡村文化传承的载体,所蕴含的丰富的生物、技术、文化“基因”,对于推动小农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实现乡村振兴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农业文化遗产是不断发展的活态遗产,与之相生相伴的小农,已并非千百年前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而是逐渐向现代化水平过渡的小农,生产的是有文化内涵的生态农产品,发展的是基于优良生态环境和独特民俗文化的多功能农业。”闵庆文认为,农业文化遗产不仅具有直接的生产功能,还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和文化功能,对于拓展现代农业功能,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就业增收、农村和谐稳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闵庆文建议,应当以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为契机,帮助农民树立特色农业、生态农业、文化农业、休闲农业的发展理念,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品牌影响力,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这不仅是更好地保护和发展农业文化遗产的内在需要,也是推动小农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应有之义。
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与保护需要探索新的范式
农业文化遗产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自然与文化遗产,而是一类融系统性、活态性、动态性为一体的特殊遗产类型,是典型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如何结合时代发展需要,更好地发掘和保护农业文化遗产?
闵庆文认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不能将其与现代农业发展对立起来,也不能将其与农业文化遗产地发展对立起来,更不能将其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对立起来。“我们既反对缺乏规划与控制的破坏性保护,也反对僵化不变的冷冻式保护。我始终认为,农业文化遗产应当建立动态保护与适应性管理的新范式,因为发展才是最好的保护。”闵庆文说。
做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摸清家底是最基础性的工作。闵庆文建议,借鉴农作物品种资源调查、文物普查等做法,尽快组织更完善的农业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建立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名录和数据库,确定濒危等级和保护先序,为推进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奠定基础。
重视农业文化遗产地的生态保护与文化服务功能。闵庆文呼吁,尽快建立起以生态补偿和文化补贴为核心的政策激励机制。政府要将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与保护纳入财政预算,参照自然保护区、文物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传统村落保护等,建立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补贴,对已认定的全球和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给予重点支持,鼓励遗产地充分依托生态、文化与景观资源发展多功能农业,推动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产品认证,打造农业文化遗产地的产品品牌。
闵庆文还提出,应当建立包括政府、科技、企业、农民与社会在内的多方参与机制。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是农民自身的事,还需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科技的支撑作用、企业的带动作用以及社会的联动作用,以此来推动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发掘、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实现农业文化遗产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记者孟德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