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三农”理论的新突破,具体表现之一,就是用“乡村”取代“农村”,创造性地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用“乡村”代替“农村”,是内涵上的深刻变化。这是因为“农村”这个概念,仅能体现过去,却不能反映未来。按照传统的观念,城市与农村的主要区别,就是农村是以农业为主,城市是以工商业为主;农村居民的收入,主要依靠农业;城市居民收入主要依靠工商业。城市与农村的界限以及社会分工是很清晰的。总而言之,长期以来,之所以使用“农村”这个概念,是因为它是与农业息息相关、相辅相成。虽然农业生产同其他产业生产一样,要能够顺利进行,一方面需要有一定的消费资料,供劳动者消费,实现劳动力的再生产;另一方面需要有一定的生产资料供劳动者使用,实现物质产品的再生产。但是,农业生产与非农业生产不同,表现在其所必需的生产资料(如种子、种畜、饲料以及有机肥等)和消费资料(如粮、菜、果、肉、禽、蛋等),是可以由农业部门提供的。在农业劳动生产率很低和社会分工不发达的背景下,这种经济形态必然表现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这个漫长的发展阶段,农业和农村是可以相提并论的,即农业就是农村,农村就是农业。当然,由于农业是部门概念,农村是区域概念,二者的差别是始终存在的。农村不仅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而且是一种自然生态现象,具有特定的自然景观和空间形态。“农村”系指农民聚居的住所。由此可见,“农民”系指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农村是由农业、农民派生出来的。农村是农业社会的真实写照。
作为农村主要生产部门的农业部门,从发展水平上看,明显落后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这是因为,农业所必需的技术装备和科学技术,都是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输入的,同时由于农业比较利益低,购买力低,也缺乏技术改造所必需的资金条件,使得这个部门长期停留在手工操作阶段,农业专业化、社会化、商品化程度都比较低。农业内部以及农业与其他产业部门的交换很不发达。需要指出的是,农村的上述特点,在很大程度上不是由农业本身的性质决定的,而是由农业的发展水平决定的。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农业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农业的功能必然不断拓展,城乡之间的联系必然不断加强,城市的非农产业不断向农村扩散,农村非农产业比重不断提高,并且越来越明显地超过农业。与此同时,农村一二三产业不是简单地叠加,而是相互融合,难以分开。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是城乡融合发展的产业基础。在这种背景下,再使用凸现农业特征的“农村”,已经不能反映变化了的现实。从发展的趋势看,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将在城市与乡村之间双向流动,优化组合,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将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将向农村覆盖,城市与农村将融合一体。这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目标。
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把农业和农村的关系简单地归结为因果关系,已经不能准确反映变化了的我国客观现实。我国已经进入上中等收入阶段。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消费结构正从商品消费(或实物消费)为主,向商品消费(或实物消费)和服务消费并重转变。旅游、文化、体育、休闲、养生、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高品质服务消费需求迅速增长。高品质的服务消费潜力巨大。以消费升级引领供给创新,以供给提升创造消费新增长点的循环动力持续增强,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当我们用现代化的视野认识农业的功能,就会认识到农业不仅具有食品功能,还具有生态功能和休闲功能。与其相适应,人们的需求不仅有实物方面的需求,还有服务方面的需求,而且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服务性消费需求的比重将会明显的提升。长期以来,人们都把农业理解为种粮、种棉(花)、种油(料)、种茶、种糖(料)、种果(树)、种菜以及饲养供人类食用的动物和家畜家禽等。城市里的植树造林、养花绿化以及饲养供人们观赏的动物,都从来不纳入农业范畴。在这种思想观念的支配下,都市建成区只有二、三产业,没有第一产业即农业。这就涉及如何正确认识农业的本质特征。这里需要着重指出的是,与城郊农业不同,都市现代农业是渗透到建成区的“进城农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需求的范围也在拓展着。特别是精神需求、生态需求、休闲需求、娱乐需求、养生需求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需求的重要内容。而都市建成区植树造林种草绿化,提高植被绿化覆盖率,净化美化生活环境,创造新鲜空气,以及人造绿地公园、湿地公园,供建成区居民休闲养生娱乐活动,显得越来越重要。所有这些,都必须依靠人们的劳动,提供各种各样的植物性产品(森林、花草、果树等)和动物性产品。这些劳动都应当视为农业劳动。只不过它不是为居民提供实物性消费,而是提供服务性消费。
2016年2月6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深刻揭示了营造都市宜居环境,离不开发展都市农业。该文件指出,要营造都市宜居环境,就必须恢复城市自然生态。优化城市绿地布局,构建绿道系统,实现城市内外绿地连接贯通,将生态要素引入市区。建设森林城市。鼓励发展屋顶绿化、立体绿化。进一步提高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和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让城市更自然、更生态、更有特色。与此同时,要营造城市宜居环境,必须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充分利用自然山体、河湖湿地、耕地、林地、草地等生态空间,建设海绵城市,提升水源涵养能力。大力建设雨水花园、储水池塘、湿地公园,让雨水自然储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不断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以往人们仅仅把农业简单理解为种植业,特别是种粮食,而植树造林绿化,似乎与农业沾不上边。既然农业不仅存在于农村,也存在于城市,因农业而衍生的农村,就失去存在的价值。用“乡村”取代“农村”是新时代代必然选择。
应当认识到,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妨碍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弊端的破除,各种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重新组合,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基本公共服务向乡村覆盖,乡村无形城市化程度的提升,城乡差别将会大大缩小。但也必须指出,即使实现城乡的深度融合,城乡差别也不可能完全消灭,还会有相当一部分人生活在乡村。由于乡村是生态涵养的主体区,生态是乡村最大的发展优势,自然生态优势明显超过城市,同时,由于信息化时代大大缩小了城市与乡村的空间距离,还将吸引越来越多的富人到乡村居住。正如中共中央国务院《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指出的:“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兼有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与城镇互促互进、共生共存,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要建立“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者为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