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三农 > 正文

养殖塘的光

刘从进    2019-01-28 21:00:32    人民日报

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今天,三门县成了小海鲜之乡,有专门的小海鲜批发市场,还有人到塘里收购,销路在全国各地红红火火。如今的三门湾,变成了金银滩。

 

湾畔连绵起伏的山峦,围成一条玲珑有致的曲线,勾勒出一片圆而辽阔的天空,下面是成片的养殖塘,比天空还要大。

养殖塘被绿色的堤分隔成一口一口的,串着小屋,泊着竹排,常常是青草斜阳,波光粼粼,一幅落日熔金的斑斓景象。每次路过,我都会注目停留,仿佛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召唤——来吧,这是先人逐水草而居的古老生活。

这里是浙东三门湾,湾畔子民默守海的一隅,千百年来以捕获风味独特的小海鲜为生,却常受台风侵扰,不时遭遇损失。为绝后患,近年来政府投入大量资金修筑了坚固的标准海塘坝。从此,三门湾的浅滩上筑起了数十万亩养殖塘。

涛头村的养殖塘离县城最近,我常来走走。这里青山环抱,小屋金黄。老黎的养殖塘在山脚,我总是走到他那儿坐一会,聊聊天。阳光照得他的塘面晶亮晶亮的。微风在塘里轻移碎步,拂出细细的涟漪。时有白鹭落在隔离网上,倒映在水底的天空里,成一幅静美的水墨画。青蟹、小白虾、缢蛏、花蛤等小海鲜在他的细心呵护下躺在肥沃的塘泥里悠悠地吃,慢慢地长。

到了养殖塘丰收的季节,那些蟹啊虾啊肥嘟嘟的等着出阁。九月的青蟹,壳大如盘,肉质细嫩鲜美,素有“蟹肉上席百味淡”之称。老黎撑着竹排在水面上缓缓滑动,不停地起网捞蟹,头上的白鹭仙子般穿梭织布。

老黎跟我说,养殖塘里的主要工作就是每天撑着竹排撒撒食料,定期换水。夏天高温时换水要勤,保持水体含氧量,防病;平时并不很苦也不太忙,只是要守着。

他守着塘屋住,也不打牌,有空就看看书。床头放着一大摞书。老黎看的书让我惊为高人。他却说自己只有初中文化,很后悔当年没有好好读书,自己看这些书不图什么学问,就是喜欢。

晚上,老黎的塘屋开着门,却不见人。正疑惑,忽地扫来一道白光。正是老黎,戴着头灯站在堤上,说今天大潮,给养殖塘换水。光柱扫到水面上,骤然响起一片哗哗啦啦的声响,像忽地下起大雨。我吓一跳,天空依然晴朗。老黎呵呵笑:“不是雨,是塘里的小白虾,被红光照耀,满塘乱跳。”话到此处,老黎便讲解起来:这小白虾啊,是海水的藻类里自己生发出来的,并不需要放苗;那个青蟹,看着笨笨的,却很贼,你要是不给它吃饱,它就趴在蛏子的洞口,让洞里缺氧,蛏子受不住爬出来,它就把蛏子吃掉。老黎很温和,说起养塘的趣事,没个停。

他是涛头本村人,说自己这口塘有三十多亩,一年收入大约四五十万元,主要养三种小海鲜,青蟹、血蛤、小白虾,偶尔也养点蛏子。青蟹长年都在卖,价格随行就市。收入的主要来源还是血蛤,像他这个规模的塘养一年就有两万斤左右,养两年的血蛤就有四万斤。

老黎经营养殖塘二十多年了,自从修了标准海塘坝,他的塘就安全了,收益逐渐稳定。老黎心头的喜悦就像这铺满塘面的阳光。

涛头村五百多户人家,一千六百多位村民,是一个典型的渔村。全村改养殖后,每家每户都建起了漂亮的小别墅,门前带一个小花园。很多人自己住着都有点不自在,可什么样的住着自在?也想不出来,别人怎么造我们也怎么造呗——毕竟,之前哪想过会住上这么好的房子?

最温馨的是周末,午后的阳光像狐狸一样悄悄地溜进养殖塘,塘主们安静地聊天,说收成。三点以后笔直的海塘坝上有小车驶来,陆陆续续有塘主的孩子们来了,他们一到周末就来父母的养殖塘玩。老黎的儿子儿媳在县城里教书,也带着孙子来了。夕阳衔山,老黎带着孩子们撑起竹排,悠悠撒网,把落日和海鲜一起打捞,然后在塘边小屋前埋灶煮食——小屋小桌小酒小海鲜,吃上一顿香气袅袅、鲜美可口的小海鲜,清静寡淡的生活立即变得有滋有味,一家人其乐融融。

今天,三门县成了小海鲜之乡,有专门的小海鲜批发市场,还有人到塘里收购,销路在全国各地红红火火。三门青蟹有“横行世界”之美誉。“跳跳鱼”和“望潮”都是上过央视“舌尖上的中国”的美味。如今的三门湾,变成了金银滩。

傍晚,养殖塘里的男男女女,饭后坐在海塘坝上吹风聊天,或者三五成群地散步,讲一些蟹爬虾跳的小细节,讲年成,讲房子装修,互相开着玩笑。宽阔的水泥坝上吹着清凉无尘的风,两旁风姿绰约的芦苇跳着黄昏的舞蹈,几只隐身的鸟此起彼伏地奏着美妙的音乐。一间间塘屋亮起了温润的灯光,星星点点倒映在养殖塘中,裁剪出一片迷人的光影世界。

本版制图:蔡华伟

相关热词搜索:养殖塘

上一篇:南国冬景别样美
下一篇:新时代新理念:用“乡村”代替“农村”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