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三农 > 正文

高原牧村谱写振兴华章

2019-01-24 14:02:58    农民日报

图为哈西娃村的别墅区一景。资料图

风来柴达木,景出诺木洪。入冬之后的青海诺木洪,裸露地表上泛起的盐碱和斑驳积雪为它增添了一丝萧瑟,但枯黄草丛中点缀的一丛丛鲜红色野生枸杞,彰显着这片茫茫大地所蕴藏的活力。

在广袤的戈壁滩中,青海省都兰县哈西娃村的连栋别墅无疑是一抹亮色。行走在哈西娃村的别墅区,极具时代感的气息扑面而来。很难相信,这是一个茫茫草原深处的小牧业村。

文化广场、音乐喷泉、美化的庭院,汉白玉雕花围栏分隔出一个个小院,上下两层使用面积达168平方米,厨房、卧室、客厅、卫生间内的家具电器一应俱全,水、电、暖全通入户……在蒙古包里住了一辈子的哈西娃村牧民们想都不敢想,如今家家都住进了大别墅。

“这别墅每户一栋,造价80多万元,全部由村集体出资,总投资超过4000万元。”65岁的哈西娃村牧民更登和记者说起了村里的各项福利,“全村人的医疗和养老保险金全部由村集体经济支付;60岁以上的老人每年有6000元生活补助;在读大学生每学期有4000元助学补贴……”

10年前,哈西娃村集体经济负债两万余元,全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不足2000元。现如今,哈西娃村集体收入350万元,全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近4万元。10年巨变的背后,是哈西娃村人持之以恒谋发展的决定和敢于创新重实践的定力。

组织建设聚民力,恢复生态打基础,产业兴旺牧民富,人才引进谋发展,哈西娃村一路走来,形成了一条独具高原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日前,记者来到这个高原村落一探究竟。

组织强则百业兴全村拧成一股绳

2018年6月,经哈西娃村全体村民一致同意,柴达木黄牛养殖基地建设项目顺利启动。牛棚建设已经完工,优质青贮饲草也已备齐,只待精选的275头柴达木母黄牛在来年春天“入住”。哈西娃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温国忠说:“现在只要是村里决定要做的事情,一点阻力都没有,跟10年前不一样。”

地处柴达木盆地腹地的哈西娃村曾是一个传统蒙古族牧业村,一度是都兰县宗加镇12个牧业村中最穷的一个。长期以来,哈西娃村受自然条件制约,草原沙化、盐碱化严重,产草量少、草原载畜能力低,加之牧民没有固定房屋、居住分散,村级道路状况极差,牧民的出行、就医、子女上学等极为不便。

2008年,哈西娃村人温国忠放下手头的生意,怀着满腔热情毅然回村创业,决心要带领村里人过上好日子。村“两委”班子换届后,温国忠当选为哈西娃村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靠什么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成了温国忠上任后的首要难题。“当选后的那一年,心里从来就没有踏实过。”温国忠坦言。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上任后的温国忠,没有盲目跟风搞产业,而是先跟村里的党员开会,进行思想动员。乡村振兴离不开基层党组织,村里的党员干部在温国忠的带领下逐步达成发展的共识。

组织强,则百业兴。一年后,都兰县一纸发展生态畜牧业的文件让温国忠眼前一亮。“草原上地广人稀,牧民势单力薄。哈西娃村是个大家庭,要想脱贫致富,就得把全家人的力量都集中起来!当时看,组建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发展生态畜牧业就是一条不错的路子。”温国忠说。

“集中力量谋发展,谈何容易,一些党员还有‘合作社就是吃大锅饭’地方错误认识。”2009年底,温国忠召集全村党员,在夏季草场乌龙沟的简易棚里,经过三天两夜的讨论,终于统一了大家的想法。2010年1月,哈西娃村生态畜牧业合作社正式成立,村里的党员带头入社。从此,哈西娃村开始发展生态畜牧业,并探索向农牧结合转型。

“每户按252个羊单位计1股入合作社,超载牛羊做减畜处理;每户草场不论大小均按1股入合作社。”成立之初,这样的入社原则令很多牧民不理解也不愿意接受。党员和村“两委”班子成员不仅带头入社,还挨家挨户做工作。最终,全村41户全部加入合作社。

为了让牧民放心入社,担任合作社理事长的温国忠带领全体合作社理事会成员在全村牧民面前庄严承诺:“绝不吃牧民一块羊肉、绝不拿牧民一根羊毛,以‘兴村富民’为目标,全心全意为哈西娃村服务。”

生态宜居环境美草原减压牧民富

“为什么每户只入股252个羊单位?”“为了合理减畜。”面对记者的疑问,温国忠解释道,“‘252’这个数是根据哈西娃村草场的合理载畜量计算出来的。以前,大家想法是,养的牛羊越多,赚的钱就越多,却从来没有考虑过,草场能不能承载得起这么多的牛羊。”

哈西娃村人世代放牧,早已习惯了逐水草而居的生活,但随着放牧量的逐年增加,草场承载能力越来越低,每年过冬时,还需要储备大量饲草,再加上缺水没电、看病上学不便等诸多问题,村里牧民早已叫苦不迭。“恢复生态是首要任务!”温国忠早已看出了问题的关键。

合作社自成立之日起,就秉持“以草定畜、核减牲畜、划区轮牧、恢复生态”的理念。村“两委”班子和党员干部带头,动员全体村民一起减畜,全村牲畜从5万多头只一下减少到1.08万头只。

“以前牲畜多,草原上的草不够吃,冬天买粮买草开销很大。过去家里养着六七百只羊,价格不行,死亡率也高,一年到头也挣不了几个钱。”哈西娃村牧民德吉德谈到加入合作社后的变化时说,“现在生态好了,夏天长的草够吃到第二年还有剩,冬天不用买草料了,羊肉的质量更好,价格更高了。”

现在,德吉德是合作社的一名放牧员,和丈夫在草原上管理着一个由400多只母羊组成的羊群,由于合理减畜、管理得当,羊羔成活率近9成。从入冬一直到来年6月,德吉德和丈夫除了领取每月3500元的工资外,还能得到合作社奖励的新生羊羔。粗算下来,一年的收入有至少也有8万元。

草原“减负”,就是牧民致富。经过几年的休养,哈西娃村草原生态逐步恢复,黄羊、野兔、野牦牛、野驴、狼、熊等野生动物越来越多,草原重现勃勃生机。草原生态好了,牧民心里乐了。哈西娃村优质的牛羊肉开始走出柴达木,直供内地市场,换来源源不断的收入。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现在村里人越来越能感受到这些年草原生态恢复带来的红利,只有守护好了生态,村里发展才能可持续。”温国忠说,“现在村里正在着手打造哈西娃自驾游基地,让喜欢玩的朋友来感受一下柴达木的生态风光,来看看我们野生枸杞林、野生动物群、乌龙沟冷水泉……”

宜牧宜农谋转型枸杞田里尝甜头

发展好生态畜牧业只是哈西娃村振兴的开始,世代放牧的哈西娃人在合理减畜之后,把村里的牛羊养得膘肥体壮,并且直供上海。“鸡蛋不能都放在一个篮子里。”深谙此道的温国忠看准了适合高原地区发展的枸杞产业。

温国忠果断提出了发展枸杞产业设想后,村“两委”班子一致看好,可就在大家正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村民们却不买账。“除了投入大、周期长、不懂技术等因素外,让祖祖辈辈逐水草而居的牧民放下牧鞭,扛起锄头,简直比登天还难。”温国忠回忆起当时的阻力时说。

为了打消牧民的顾虑,降低风险,全村党员在温国忠的带领下,从诺木洪农场承包了50亩耕地,先试先行,在县农林部门的技术指导下,枸杞种植收效可观。但即便如此,哈西娃村的绝大部分牧民仍然不愿意放下“心中的千年骄傲”,村“两委”班子多次动员无果,即使无偿分配承包地,牧民也不愿种植枸杞。

“一定要让牧民看到种枸杞的‘甜头’才行。”为此,温国忠决定动点“歪脑筋”。

温国忠和村“两委”班子决定将已种植枸杞的50亩耕地以每亩4000元的价格转包出去,并要求承包商以现金形式进行现场交割。在交割前,温国忠又以“帮忙干活儿”为由,邀请一大批村里的牧民同时来到枸杞地转包交割现场。而到了现场,牧民们唯一要干的活儿就是“数钱”。

“种枸杞真能挣大钱!”消息一下子在村里传开了。在“真金白银”面前,大家放下了对种地的“成见”,拿起了锄头,开始种植枸杞。由温国忠牵线搭桥,村里又从诺木洪农场承包了613亩耕地,给每户无偿分配10亩,让大家开始尝试枸杞种植。几年间,全村80%以上的牧民掌握了枸杞种植的“绝活儿”。

如今,哈西娃村枸杞种植面积达到1.26万亩。不过仅仅种好,还不能满足哈西娃村的发展需求,村里开始瞄准枸杞初加工,并建设了烘干区、色选区、包装区为一体枸杞初加工基地,这让哈西娃村枸杞的价格每吨提高了4000元。枸杞产业一跃而起,成为带动哈西娃村集体经济飞速增长的“引擎”。

温国忠说:“枸杞产业的发展不仅满足了哈西娃村及周边农牧民枸杞储运及加工需求,也有效解决了很多无业牧民的就业问题。更重要的是让哈西娃村的集体经济更加壮大,让哈西娃村人的钱包越来越鼓。”

每到秋季,哈西娃村就会被红色包裹。压弯枝头的枸杞,像一颗颗红色的宝石,在阳光下散发出夺目的光芒,照耀着哈西娃村人的幸福生活。

取于民亦用于民筑巢引凤促振兴

哈西娃在蒙语里是宽阔的意思。宽阔的草原上零星散落的蒙古包不再是哈西娃人的唯一住所,四散的哈西娃人都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如今,哈西娃将大部分村集体经济收入都用在了改善村庄道路、水利设施和村公益事业支出上,连续9年牧民的医疗和养老保险金全由村集体经济支付;从2010年起村里为6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发放了100元生活补助。

2018年刚入冬,哈西娃村举行了一场特殊的搬迁仪式,全村牧民身着蒙古族节日盛装、宰牛杀羊、把酒言欢,共同庆祝广阔草原上,哈西娃村别墅区的建成和集体搬迁入住。

为了村里仪式忙前跑后、四处张罗的人,除了温国忠外还有一位,就是村委会办公室主任阎英,这位干练的女人原本在西宁从事教育相关工作,如今她和丈夫定居哈西娃村,她成为了温国忠的得力干将,丈夫负责别墅区物业管理工作。

“从西宁到这里来,我是一个从震撼到感动的过程,没想到戈壁滩上的一个村子,能发展成今天这个样子。”每每回忆起来到哈西娃村的原因,阎英总是称之为一次美丽的邂逅。来到哈西娃村后,阎英发自己在教育领域的特长,为村里引来了很多师资力量,开展了多次枸杞种植和畜牧养殖技能培训。

栽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1981年出生的焦日格图,是土生土长的哈西娃村人,2001年考上了大学,这在当时的哈西娃村乃至整个都兰县屈指可数。看到近年来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毅然放弃在城市里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回乡当起了村干部。“家乡需要我,我更需要家乡。”在他看来,“与其在外面打工,还不如回来干好村里的工作。”

发展离不开人,乡村振兴更离不开人才。10年巨变之中,哈西娃村也在逐步引入人才和培养人才。作为一个传统牧业村,哈西娃村的农牧业产品虽然已经取得了巨大进步,但哈西娃人清楚地认识到,目前他们的综合竞争力和影响力仍不理想,依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很多资源优势还没有完全转化为发展“优势”,农牧业规模化、组织化程度较低,与加工、流通、旅游、文化、等产业融合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牧民收入的提高。

当上村支书后,温国忠一直计划着在村里搞个乡村党校,2018年6月终于开始着手干了,当年哈西娃村启动了《都兰县宗加镇哈西娃村教育培训基地建设项目》,计划建设占地4300平方米的6层教育培训基地一座,村集体自筹资金400万元,省级拨款1200万元,计划在2019年年底完成。

“教育基地建成后,一方面可以用来办党校搞培训,另一方面还可以用来开展乡村旅游。”温国忠早就盘算着教育基地的用法。“如今的哈西娃村,组织强、有产业、保生态、引人才。下一步就是通过挖掘我们的蒙古族文化来进一步促进乡村振兴了。”

十年磨一剑。哈西娃人用辛勤和汗水,谱写了一曲高原特色振兴的牧歌,响彻在茫茫草原……(记者郜晋亮王澎)

(原标题:青海省都兰县哈西娃村:一曲高原上的振兴牧歌)

 
 

相关热词搜索:高原 哈西娃村 振兴 华章

上一篇:当脱贫攻坚遇到乡村振兴
下一篇:安徽省招募企业家担任“荣誉村长”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