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三农 > 正文

为“北京画卷”打好乡村底色

——新时代北京市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纪实

2019-01-15 11:12:41    农民日报

“建设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北京后交给这座城市的一道重大考题。近年来,为了能给党中央和2000多万市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北京开启新一轮改革,焕发出新的生机,从郊区乡村到城区街巷,一幅美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京郊乡村是“北京画卷”的重要组成,描绘好乡村蓝图就等于为这幅画卷打好了底色。进入新时代,北京市以更高站位、更高标准、更高要求推进全市乡村建设,进一步回答了在首都“建设什么样的乡村,怎样建设乡村”这一隐含命题。

2018年8月份,市委书记蔡奇在乡村振兴大调研时强调:要把握“大城市小农业”“大京郊小城区”的市情,打造超大城市城乡融合发展的典范。坚持首善标准,遵循村庄发展规律,突出生态宜居,打造美丽乡村建设北京样本。

鸟瞰“北京画卷”,数千个乡村散落其中。振兴路上,一个又一个的乡村经过努力脱变,正展露出最美姿态。纵览:美丽色彩为乡村振兴开局

乡村振兴,美丽先行。从2006至2012年,北京市相继推进“五项基础设施”建设和“三起来”工程,累计投资近300亿元,郊区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面貌得到明显改善。

2014年,北京制定了《北京市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意见》,以“减煤换煤、清洁空气”行动、农村电网改造、农村污水治理、村庄田园环境整治等九项重点任务为主要抓手,着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经过十余年的不懈努力,一批批村庄呈现出崭新的面貌,美丽成为京郊乡村的符号和招牌。

进入新时代,乡村振兴勾画出了乡村发展新的宏伟蓝图。北京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全市迅速形成了推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热潮。2018年2月4日,北京市印发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3月28日,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上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进行了部署;5月5日,对标对表中央一号文件,北京印发了《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措施》。

是不是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关键看“一把手”的态度和行动。从去年4月起,蔡奇书记连续两个季度带领四套班子的主要领导,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低收入村户增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等“三农”工作重要课题,开展市级领导大调研,深入13个涉农区进村入户,看生态、查环境、访民生、问产业、促增收、找问题,有力推动了乡村振兴战略向纵深推进。

一年多来,北京市坚持首善标准,立足“四个中心”城市功能定位,稳步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初步涌现出一批成效显著、亮点突出、可看可学的典型村庄,这些村庄的成功探索,正在逐步破译首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成功密码。

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乡村兴旺

密云区巨各庄镇蔡家洼村逐步完成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通过清晰的产权关系,充分激发了农村和农民的生产活力,让这片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合作社下设生态景区、豆制品加工、蔬菜种植等22家企业,为村民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就业岗位,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回乡就业。村内都市型现代农业蓬勃发展,村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蔡家洼成为了北京乡村产业发展的典范村庄。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去年,全市着眼产业兴旺,着力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紧抓生态不松懈。扎实推进农业调结构、转方式,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种养规模调减目标提前两年完成,农业节水成效明显。

——以高标准引领推进。创建北京农产品绿色优质安全示范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全国领先。同时。积极推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认定了4家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9个村镇被认定为第八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整治“大棚房”动真格。全面开展设施农业项目用地清理整治专项行动,建立设施农业台账管理系统、日常巡查制度、“黑名单”制度等长效机制。

——强化科技兴农、旅游富农。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合作建设京瓦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全市现有1200余个休闲农业园区、8300余户民俗旅游接待户,年接待游客4000万人次以上;规范引导宅基地盘活利用,培育了一批精品民宿。

生态:“八字方针”打造宜居乡村

一片看似寻常的芦苇丛,生长在平谷区大兴庄镇良庄子村,它其实是一个污水处理设施。这个污水处理设施,通过过滤、吸附、植物吸收等物理、生化协同作用,实现了对污水的高效净化,有效改变了村庄污水横流、蚊虫滋生的旧面貌。芦苇景观与乡村美景浑然一体,清风袭来,令人心旷神怡。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过去一年,北京市着眼生态宜居,着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在农村地区全面开展“清脏、治乱、增绿、控污”工作,累计清理各类积存垃圾29万余处,拆除违建3.5万余处,新增绿化面积800万平方米。

——主攻农村环境顽疾。深入开展“厕所革命”,新改建公厕500座,将5200余座公厕纳入统一管护,全市无害化卫生户厕比例达到89.5%;13个涉农区全面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全市94%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处理;450个村的“煤改清洁能源”改造任务圆满完成,累计完成2963个村庄、约111万户农户改造,实现平原地区村庄“无煤化”目标;全面建立落实四级河长制,污水处理率由83%提高到92%。

——让乡村回归绿色。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划定全市生态保护红线;全市平原地区生态林总面积超过150万亩。

乡风:文明成为乡村新符号

延庆区大庄科乡沙塘沟村被誉为“平北红色第一村”。沙塘沟村开展红色体验基地以来,每周都有高校、企业团体前来学习观光,游客们在这里接受革命传统熏陶的同时,还能赏村庄美景、吃“忆苦思甜”饭,浸染在淳朴风土民情中。2018年10月,沙塘沟村正式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沙塘沟村将开展多种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农村基层落地生根,与传统革命精神一起,滋养乡风文明。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农村的发展,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一年来,全市着眼乡风文明,着力推进文化振兴和乡风文明。

——擦亮文明乡村的招牌。目前,全市累计已有55个单位荣获全国文明村镇,创建了115个首都文明乡镇、760个首都文明村。同时,推进延庆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建立“2+6+N”志愿服务队伍,打造10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示范引领乡风文明。

——注重乡村软实力建设。发挥村规民约作用,积极推动移风易俗,约出一个个美丽乡村;不断增强农村农民文化自信,弘扬乡村优秀文化,累计建成乡情村史陈列室349处;完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政策,公布了44个市级传统村落名录。

——举办特色文化活动为乡村凝神聚气。配合办好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活动,组织特色活动29项;实施了“文化驻乡工程”;举办第29届北京市农民艺术节;继续开展“美丽乡村·筑梦有我”大型新闻公益行动。

治理:“三治”并行建设和谐村庄

几年前,密云区溪翁庄镇东智北村还是一个软弱涣散村,村内工作几乎无法开展,村民时有上访。“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村支书高贺民上任后,将加强党组织建设作为重要工作来抓,一边听取民情民意,一边和村委党员们讨论村庄发展,全村人民一鼓作气,主动开始了美丽乡村建设。如今,村内的建设无论是山上的消防水塔、避险棚,还是山下的田埂道、小凉亭,都是本村干部和村民自己设计建造的。

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卓有成效的乡村治理实践,正在给村民带来越来越多的安全感、获得感。一年来,全市着眼治理有效,着力推进了乡村自治、法治、德治。

——不断强化农村基层组织整体功能。深入推进了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扎实开展了党支部评星定级、党员积分管理等工作,着力推动乡村组织振兴;连续19年开展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

——选好乡村发展带头人。组织开展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严格“五好、十不能”资格条件,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

——为基层干部队伍补充“新鲜血液”。健全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机制,累计选派第一书记623名;健全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试点开展“三农”服务队伍学历教育。

生活:获得感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怀柔区喇叭沟门满族乡对角沟门村地处深山,曾经全村136户有105户是低收入户,是典型的低收入村。2015年,对角沟门村完成整建制搬迁,原本破旧的房屋被改造成灰砖青瓦三合院落。在住房保障的前提下,对角沟门村整合资源优势,成立专业合作社,定期组织学习培训,村民种植果树花卉,开办特色民宿,并有公益性就业组织为低收入农户安置公益岗位,村民实现了家门口的就业。2017年底,对角沟门村年人均收入达2.3万元,彻底摘掉了“低收入”的帽子。

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根本。在乡村振兴开局之年,全市着眼生活富裕,着力推进了农民增收的多元实现。

数字的增长是幸福指数提高的直接表现。2018年前三季度,北京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062元、同比增长8.9%,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9405元、同比增长17.4%;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从每人每月610元提高到710元,福利养老金从每人每月525元提高到625元;城乡低保、低收入家庭认定标准分别调整为1000元、2120元。

让农民钱袋子鼓起来,靠的是稳定就业和脱低。2018年,北京近5万名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同时,在“六个一批”精准帮扶措施的实施下,累计实施了582个产业帮扶项目,带动1.8万低收入农户长期稳定增收,在城市公共服务类岗位安置农村劳动力11731人。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新的一年,北京将切实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像抓城市工作一样抓好“三农”工作,像抓城市背街小巷一样抓好农村人居环境,像抓城市治理一样抓好乡村治理,促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全面振兴,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首都特点的乡村振兴路子。(记者 李庆国 芦晓春)

相关热词搜索: 北京画卷 乡村底色

上一篇:陕西宝鸡村史馆:一村一品展出特色 留住乡愁
下一篇:山西:2019年补助3.46亿治理乡村环境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