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三农 > 正文

念山“三变”

2019-01-07 14:01:53    福建日报

  距离春节越来越近了,政和念山梯田上的水稻早就收割完毕,油菜花的种子也已播撒。趁着空闲,李恭生到景区玻璃栈道施工现场打工。不过,看似普通的打工,却有不一样的地方:李恭生已经把自家的地入股流转给旅游公司,现在的他,更像是一个为公司打工的农民。无论是种地,还是玻璃栈道施工,李恭生都是在打工,旱涝保收。在念山村,他是做出这个决定的第一人。现在,跟他做出同样决定的本村农民已超过100户。

  多年前,政和县星溪乡的念山村还是个默默无闻的贫困村,如今已是全国生态文化村和福建省百强旅游名村。李恭生们“变脸”的背后,是念山村的华丽变身。

  梯田变景点

  相传,唐代黄巢率数万农民起义军入闽,念山曾被作为根据地。后人将防御工事垦复,种上粮食作物,开出连绵千亩、秀美壮观的梯田。

  海拔300米至1100米,交通不便,过去,念山的村民过得不易。2016年以来,星溪乡依托念山特有的自然风光和文化资源优势,将梯田变景点,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我们对景点的开发坚持原汁原味,不新盖一栋房,保持念山景区的原始、自然、古朴。”星溪乡乡长范荣辉说。对梯田原汁原味的开发,换来的是大众对念山梯田景点的认可。在百度上,记者输入念山梯田及摄影字样,就跳出16300个相关结果,不仅有精美的念山梯田图片,更有教授如何拍摄念山梯田的攻略。念山梯田的美景已经得到摄影爱好者的认可。

  怎样服务好摄影爱好者及慕名而来的游客?近年来,星溪乡投入2000多万元,为每个自然村通了水泥路、装上路灯、开通广播电视,农舍的屋檐改造、雨污分离等也先后完成。景区建设也加快推进,先后建设了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厕所、生态停车场、观景台等设施,创建农耕民俗馆等六个展馆。2018年,就吸引游客超过30万人。

  “我们正建设一条250米长的玻璃索桥,高约80米,将念山与邻村的东山连接起来。到时候,来念山旅游的游客一定会更多。”范荣辉的语气里满是期待。除了索桥,念山还有不少项目在建或者在审批中:黄巢坪露营基地正在建设,旅游生态路的拓宽正在规划审批中,房车露营基地第一期正在招投标……

  村民变股东

  李恭生身份的转变,是在去年的4月16日。他入股的公司,是政和星溪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公司于2016年11月由星溪乡联合念山村成立。公司成立后,邀请村民以土地入股,共同打造念山旅游产业。

  公司董事长叶益强告诉记者,旅游公司总股本1万股,星溪乡占60%,念山村占40%。念山村保留总股本的10%作为村集体收入,其余的30%都让给村民。“我们把土地流转给旅游公司,一亩地算一股,咱也成了股东。来念山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我越来越看好旅游公司的前景。土地流转后,我还可以收取每亩每年300元的流转费用。”李恭生对自己身份的转变很满意。其实,村民把土地流转给旅游公司后,只要愿意,村民还可以继续耕作,按日计酬。当然,也可以在旅游公司从事其他工作。

  村民变股东,不仅为村民带来收益。对于念山村而言,更大的好处是让念山村民和政府一起心往一处想。“将土地流转过来,方便系统性地打造梯田美景。我们计划在梯田里分块种上油菜花、菊花、禾苗等,让这里一年四季都有别样的风光。”念山村党支部书记杨子信说。

  齐心协力的好处很多。36岁的许智华是家中三兄弟的老大。他原本在外从事装修工作,看到村里旅游产业方兴未艾,就回家开农家乐。农家乐几乎天天爆满,最忙时要开到20桌。2017年5月,三兄弟把赚来的钱投入到民宿中。建好的民宿拥有16个床位。念山因梯田闻名遐迩,三兄弟就将民宿起名为梯田人家。

  以前村里并不起眼的农特小吃,如今成了抢手货。过去,念山大米每公斤4.8元还愁销,现在能卖到每公斤10元。黄巢菊、黄巢薯、黄巢豆被村里评为“念山三宝”,如今也打出了名号,供不应求。地瓜干、酸枣糕、豆花、绿粿等也十分受欢迎。

  山村变舞台

  星溪乡党委书记许厚康去年忙个不停,“泡”在念山筹备活动。正月,骑跑、太极剑、气排球赛等各项活动轮番上演。4月,“2018中国·念山首届国际自行车爬坡赛”举行。盛夏,篝火晚会、瑜伽表演、吃西瓜比赛、捉泥鳅比赛等精彩不停。9月23日,念山开镰节开幕,念山成为我省6个国家级农民丰收节的活动场所之一。

  “念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佛子山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相信随着景区开发的不断成熟与知名度的提高,将成为星溪乡乃至政和县乡村旅游的引爆点。”许厚康说,为进一步扩大影响力,念山可谓“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赛事”。2017年,念山村被评为“全国生态文化村”,加上“国家3A旅游景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念山已拥有3块国家招牌。目前,念山正着力打造“国家4A旅游景区”。

  “以前念山是个小山沟,很难有适合我们年轻人的工作机会,如今它变成了一个大舞台。”村民方丹丹看好念山发展潜力,放弃在上海从事室内设计的高薪工作,回到家乡开起了民宿,并兼任念山讲解员一职,致力把念山的美宣传出去。

  不断发展的念山让年轻人看到了希望。从2016年开始,已有超过10名大学生回到家乡创业。(吴恩儿)

相关热词搜索:念山 三变

上一篇:浩瀚沙海里“种”出绿洲
下一篇:农舍变民宿 变出富美乡村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