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县凤山乡银川村,是“新时代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农村治理新体系”样板。
而在两年前,它还是一个贫困村。
两年实现“大翻身”,村民们说,因为杨天啸能干。
杨天啸,1991年生,标准“90后”,2018年4月任银川村党支部书记。两年多来,在这个年轻书记的带领下,银川村强基础、抓党建、兴产业,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群众生活愈加富足。因工作突出,他连续两年被评为大方县“优秀共产党员”。今年10月,还荣获“贵州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打通“毛细血管”,村里开始大变样
走进银川村,四通八达的通组路像毛细血管连组通户,路旁的猕猴桃基地散发着勃勃生机,群众家门口打扫得干干净净,佩戴袖章的村干部沿路巡逻……
而在两年前,银川村只有一条通村路。“那时,部分村民组出行不便,生产生活都特别艰难。”银川村啰嘟党支部书记游振林说,由于组织乏力,发展条件不足,“我们还是贫困村。”
2018年4月,杨天啸履新银川村党支部书记当天,就带着新班子全体成员向村民承诺:“要把水泥路修到每家每户,让家家户户过上好日子,在脱贫攻坚路上决不丢下一个人。”
而对于这个年轻的书记的话,乡亲们“不敢相信”。
话不多说看行动。一上任,杨天啸就带领班子积极调整发展方式,按照“两带三治”思路,以建强基层党组织为抓手,做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劳务队、商会”三支队伍,推动“自治、法治、德治”融合发展,探索“村级党组织+三支队伍+自治法治德治”的“1+3+3”乡村治理方式,基本形成了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农村治理新体系。
他的承诺——把水泥路修到每家每户很快变成现实,村里开始大变样。
银川村,各项基础建设不断完善,发展根基逐渐筑牢。
村支两委没有战斗力,不改变就没出路
银川村一直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杨天啸刚来的时候,村支两委班子在群众心中地位低,干群关系矛盾突出。
“村支两委没有战斗力,所以,有些村民拿村干部根本不当一回事。”杨天啸说,“当时的情况,不改变是没有出路的,只能迎难而上。”
杨天啸在银川村开始大刀阔斧改革。首先是成立党总支,将村民组两两相合组建新的村党支部,在6个村民组组建3个新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带动作用,大力整治村庄环境,提升村容村貌。同时,大力发展种养产业,打造乡村旅游项目,以产业发展带动乡村旅游,持续带动群众增收。此外,积极争取政策,以标准化为目标,启动饮水提升工程,大幅提升全村生产生活用水品质。村支两委还按照“两带三治”乡村建设要求,对农房立面、群众危房等进行改造。
两年时间,银川村就开始从贫困村向小康村蜕变。
把支部建在产业上,群众看到了希望
发展产业是村民致富的重要支撑。“支部带强,合作社带富,就是要把支部建在产业上。”杨天啸说。通过考察,银川村选取能力最为突出的党员为党支部书记,带领群众发展产业。
杨天啸很赶“时髦”,只要看到哪个地方做得好,他都要学,“别人能干我们也能干。”这两年,他带领村民发展林下经济、搞乡村旅游、建劳务工程队、培养种植养殖技术员……
“啰嘟党支部负责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和组建劳务工程队,天星桥党支部负责全村猕猴桃产业发展,五营盘党支部负责乡村旅游项目推进工作。”杨天啸说,三个党支部在产业发展上目标明确,协同作战,相互配合。
“要把党员培养成产业能人,把产业做得好的村民列为党支部发展对象。”杨天啸介绍,目前,该村3个党支部,共有党员69名(包含预备党员2名),入党积极分子10人。
今年,银川村种植猕猴桃2200亩、冬荪4万平方米,养殖跑山鸡1万羽……全村经济实现跨越增长,探索出了一条“混合经营集体经济改革”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