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的曹橙(右二)在湖北省英山县四棵枫村进行走访调研。
大别山腹地的蜿蜒山路,留下了他跋涉的足迹;北上广医院的ICU病房,记录着他奔波的身影;菲律宾塔克洛班的20所学校、166间临时校舍,浸染了他辛勤的汗水……
他是第九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获得者、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赈济救护部健康服务处副处长,也是中国红十字会历史上首个获此殊荣的工作人员。
贫困村的“第一书记”
湖北省英山县四棵枫村,位于大别山南麓腹地,水域交织、山林密布,风景秀美宜人,却在过去的数十年间,饱受交通偏僻、耕地稀缺的困扰,长期处于贫困境地。
“靠山不能吃山,靠水不能吃水”,是两年前曹橙第一次到四棵枫村时留下的印象。当时,他刚刚受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委派,赴四棵枫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两年一晃而过,既然来了,总得给老乡留下点什么不是?”放下行囊,曹橙立即找村两委、老支书和常住村民等了解情况。
“全村346户1248人,可耕种面积503亩,人均不足4分地,就连路边巴掌宽的土地都种上了小麦。”老支书告诉曹橙,“咱们村是库区村,1958年搬迁上岸,本来‘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还能过得去。但今年县里搞水域整治,禁止打鱼,山上的生态林也不让砍了,大家的日子一下就难过许多。”
“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是国家大事,咱们就是再穷也不能在这上面打主意,关键还是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不然光靠这人均4分地,这辈子都甭想富了。”曹橙告诉大家,要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国家的好政策那么多,一定能带领大家走上康庄大道。
踏遍青山,“好风景”却在村子另一头悄然浮现。2016年,湖北省重点项目“四季花海”旅游景区破土动工,占地6400亩,总投资16亿元,位置恰巧就选在了村北不远处。
“四棵枫村的长远发展必须紧密围绕四季花海和乡村旅游做文章。”曹橙积极争取中国红十字会博爱家园项目基金80万元,协同社会各方面帮扶资金,成立四棵枫村苗木合作社,流转土地70余亩,引进红叶石楠、海棠、紫薇、木槿等高价值苗木品种,当年底、次年初分两批销售一空,创收100余万元。
随后,四棵枫村又与“四季花海”联合签署中长期发展规划,自筹资金修建穿越四棵枫、连接省道和景区的8公里4车道乡村公路,积极发展农家乐、民宿等休闲产业,争取100余户村民参与景区工程施工、园林管理,争取支持17万元总会机关返还党费,为四棵枫村援建党员活动中心和村史馆。
如今,四棵枫已有苗木100余亩,民宿、农家乐遍地开花,早已实现整村脱贫出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由363人减少到5人,贫困发生率由29%下降到0.4%。2019年国庆节假期,四季花海旅游人数再创新高,其中近半通过四棵枫村前往,来往车辆从景区一直排到了几公里外的村部。
“渔民变花匠,农民当老板。”担任村支书近20年的王保林说,这是他当年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的光景。
器官捐献事业的“助推者”
赴四棵枫村担任“第一书记”前,曹橙在总会赈济救护部健康服务处已经工作9年。
“如果说9年来有哪些事让我记忆尤深,那一定是为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事业的进步作出了一点贡献。”曹橙说,为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事业闯出一条新路,是他入职中国红十字会后的第一个任务。
“这项工作不仅关系到民生福祉,也关乎国家形象。”曹橙回忆说,当时没有人员,没有经验,也没有钱,肩负着压力和重托,他和同事们“摸着石头过河”,一点点搭框架、找经验、建网络。
“这件事乍一看挺简单,一个人离开前捐献自己的器官,移植到有需要的患者身上。但关键就在于,通过怎样的渠道来实现这个过程,而且必须是公开透明、科学公正、遵循伦理并符合国情的。”回想起一路走来的坎坷与波折,曹橙最大的感受就一个字:“难!”
“仅仅在最开始的环节,判断一个人能否实施捐献就十分复杂。”曹橙举例,“比如一个人去世了,逝者是没办法作任何决定的,必须由逝者家庭来决定,这就涉及到传统文化、伦理的影响。”
“再如死亡判定,他是不是真的死了,是否已经得到最大程度的救治?如果按照传统的心脏死亡标准,其器官很难保证移植有效,但脑死亡在我国又没有立法,这就涉及到严肃的法律问题。”谈及其中问题症结,曹橙滔滔不绝。
“但是再复杂的事,终究都是有规律可循,一个个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就行。”曹橙说,当年遇到了哪些问题、又是怎样迎难而上的,已记得不太清楚,反倒是何时出现我国第一例器官捐献、何时出台第一部相关法规,当时的激动与喜悦,他至今仍时常回味。
1999年5月25日,深圳大学29岁女教师向春梅捐献双眼角膜,成为全国第一例角膜捐献者;2003年,《深圳经济特区人体器官捐献移植条例》出台,成为我国第一部地方器官捐献法规;2006年2月10日,四川籍农民工陈友余无偿捐献肝脏、肾脏和眼角膜,成为中国内地首位多器官捐献者;2007年5月,国务院颁布《人体器官移植条例》,明确“各级红十字会依法参与人体器官捐献的宣传等工作”……
“到了这一阶段,我们的工作基本就算落地了。”曹橙说,随后十几年,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的进程不断加快,并于2010年正式启动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工作试点,2013年正式在全国推开。截至2019年9月8日,全国共实现人体器官捐献25550例,捐献器官72791个,志愿登记人数1521775人。
塔克洛班的“中国兄弟”
2013年11月8日凌晨,超强台风“海燕”袭击菲律宾,致6000余人死亡,1000余人失踪,数百万人流离失所。当月20日,中国红十字会迅速派出国际救援队,前往台风重灾区塔克洛班市开展医疗救护、卫生防疫及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这是1923年以来,中国红十字会首次向遭受重大自然灾害的国家派遣综合救援队。
曹橙主动请缨,并通过层层选拔,成功入选中国红十字国际救援队第三批队员,于2013年12月17日抵达塔克洛班。
菲律宾地处热带,酷热难耐,加上连日下雨,病毒肆虐传播,灾区环境十分恶劣。
“我们有队员就因蚊虫叮咬,不幸传染登革热。”曹橙回忆说,当时这位队友被确诊时已是登革热三期,血小板不及正常人的1/7,堵住一个鼻孔,血又从另一个鼻孔流出,整个人脸色苍白如纸,情况紧急。所幸的是,在得知是中国红十字国际救援队员后,当地医院马上采取各种措施,从全国紧急寻找血小板,经过数日抢救才挽回了患病队友的生命。
“说一点不害怕那是假的,但是面对救济灾民的神圣任务、面对灾区百姓期待的眼神,所有队员没有一个退缩。”曹橙说,当时正当雨水最多的季节,还赶上当地学校开学日子。为了让孩子按时开学,队员们经常冒着瓢泼大雨坚持施工。
队员们的忘我工作,换来的是援建项目的“中国速度”。
2014年2月10日,中国红十字国际救援队参与援建的20所学校、166间临时校舍全部竣工,共计9960平方米,帮助莱特省塔克洛班、帕劳等地区8000余个孩子重返课堂。
“这是菲律宾历史上建设速度最快的学校。”对于中国红十字国际救援队的援建速度,菲律宾教育部长路易斯特罗对救援队的建设速度惊叹不已,“这些校舍完全可以和正式校舍媲美,我们的校长们一定会用好这些校舍。”
“我们走的时候,当地居民还在路旁挂起横幅,上边写着‘THANKYOU!CHINA!’”曹橙说,流血流汗40多天,看见这几个字,感觉“一切都值了!”
面对“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的荣誉,曹橙谦虚地说:“这份荣誉不仅属于我,更属于全体红十字人,代表党和政府对红十字工作的认可和肯定。我将把这份荣誉永远记在心底,化作继续奋勇前行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