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人物 > 正文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二级研究员杜纪壮

让红通通的苹果挂满太行枝头

冀组轩    2019-08-05 20:24:31    中国组织人事报

李保国说:“我是农民的儿子……百姓脱贫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作为李保国曾经的战友,杜纪壮也时刻牵挂着农民的利益,把科研工作放在脱贫一线,真心实意为群众解难题、干实事。

废寝忘食指导技术

杜纪壮的手机总是响个不停,一听那些南腔北调就知道是果农在咨询问题。“有时候正吃饭呢,电话来了也要接,老百姓没拿咱当外人,他们肯定是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了才会给你打电话……”对果农的问题,杜纪壮总是认真解答,不急不躁。

为了让更多贫困地区的老百姓用上新技术,几年来杜纪壮先后到20多个贫困县进行面对面技术指导。“经常是他在这个村里刚讲完,下一个村的老百姓就找过来了,一天往往要走上三四个村,好多次连吃饭都顾不上。”说这话的是杜纪壮的同事徐国良。

徐国良跟随杜纪壮在苹果栽培研究室工作近二十年了,他说只要果农有问题,杜纪壮马上就去解决。“2016年12月29日为了指导农民冬剪,我和杜老师赶去衡水市的一个果园,因为刚下雪不久,空中有雾,车到果园已经11点多了。顾不上休息,忍着寒冷和饥饿杜老师手把手给果农们讲了三个半小时,最后冻得嘴都张不开,你都想象不到那个冷劲。但是老百姓有问题他就不走,一直给老百姓解决完了问题,我们才到村里吃中午饭,但已经是下午四点半了。这对于杜老师来说都是常事。”

科技转化助力脱贫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真的要把科学技术转化成生产力却并不轻松。在科技扶贫工作中杜纪壮发现,水果的肥水管理是制约河北省果实品质的重要因素,而在这方面人们往往凭借经验,没有科学依据,果实品质缺乏技术保障,群众稳定增产增收也无从谈起。

为解决这一难题,他带领研究团队多方学习,并在河北省不同生态类型区安排试验。为了一项数据,经常要反反复复做上30多次实验。最终,杜纪壮首创了灌溉方式、时期、量和位置的“四适”节灌技术,创建了减少树体无效蒸腾、地表蒸发、地下渗漏的“三减”降耗技术,构建了果园“四适三减”高效用水技术体系,2016年该项技术获省科技进步奖,在全省果树产业扶贫中得到大力推广。

为了方便果农随时查阅学习、掌握栽种管护技术,杜纪壮率领研究团队还制定了《石富短枝苹果生产技术规程》《露地桃园节水灌溉技术规程》等地方标准。平山县元坊村果树基地采用这一系列技术后,果园在2014年产量50万公斤、产值100万元的基础上,2018年产量达100多万公斤、产值240多万元,群众收入大大增加,心里都乐开了花。

始终如一创新担当

30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杜纪壮一直把果品产业提升和农民增收致富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他先后主持“太行山绿色食品苹果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及示范推广”“浅山丘陵旱作区果树与杂粮微灌技术研究集成与示范”等国家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和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任务课题,陆续取得“苹果优质增产栽培技术”“干旱山区果树集水节灌高效综合配套技术开发研究与应用”“太行山区苹果提质增效关键技术与特色基地产业化示范”等成果。其中“太行山区无公害苹果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标准化示范”等4项成果在河北山区累计推广101.9万亩,新增总产量5.98亿公斤,新增社会纯收益7.688亿元。

他还积极参与在井陉、平山等地建立示范基地14个,把先进技术带到田间地头,使许多农民依靠果树发家致富,带动基地周边果品产业发展。协助基地建立元坊林果协会等合作组织12个,注册“井日升”等商标10个,其中3个园区被命名为“农业部苹果标准园”,2个园区苹果获“河北省名牌产品”,1个园区获“河北省优质产品”称号。

这些成果面前,杜纪壮很平静。他说,作为农业科技人员,就应该像李保国那样有严谨求真的科研态度、务实创新的科研作风、产业富民的责任担当,农业科研和脱贫攻坚这条路任重而道远,他始终为此努力奋斗!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许永闽:从救人英雄到创业达人
下一篇:甘做麦田守望者——记河南科技学院小麦研究中心教授茹振钢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