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人物 > 正文

纪念人民日报社金学曙大夫

2019-04-11 09:35:18    人民网-传媒频道

老大夫的听诊器

张硕

▲首届“全国三八红旗手”金学曙医生

2014年春,我认识几十年的一位老大夫去世了。听到消息的时候,往昔的记忆,瞬间带我回到了60年代的北京城,回到了天桥那个温暖的院子,过去的我唯一的家。

记得她的遗物里,有一枚小小的听诊器,金属部分已经氧化发黑,沉淀着岁月和风雨的痕迹,毫不起眼。

现在的医疗条件提高了,各大医院什么样的先进设备都有,这枚陈旧的听诊器,看起来确实简陋得有点儿可怜。

可在半个世纪之前,在条件艰苦的建国初期,没有电脑,没有CT,很多时候病人主要依靠的,是大夫的医术和责任心。听诊器的主人,这位那时还年轻的老大夫,多少次仅凭这一枚听诊器,结合自己敏锐的观察和悉心的问诊,做出正确诊断,救治了多少干部群众,让他们重新投身到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中去。在老大夫手里,这不起眼的听诊器,也曾经作出了不小的贡献呢。

这位老大夫,来自江南水乡,自1950年来到北京,进入人民日报社,与人民日报社同呼吸共命运,直至2003年81岁才真正退休,整整为人民日报社的干部群众服务了半个多世纪。

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里,这段时光是转瞬即逝的。但在人生的涓流中,这段时光,已是一生。每天清晨7点前,这枚听诊器就要跟着主人一起,带着提前蒸煮消毒好的注射器,先为有需要的患者上门打针送药。接着,这枚听诊器,要在社医院和老大夫一起辛勤工作8小时。等到下班后,等到周末了,它也还是不能休息,因为老大夫还要带着它,到各个宿舍区义务出诊。

天桥宿舍、豫王坟宿舍、煤渣胡同、北蜂窝宿舍、王府井报社……在这些地点之间,无论寒冬酷暑,无论刮风下雨,无论黑夜白昼,老大夫吃力地骑着车,一个人走了许多许多漫长的路,还好,有听诊器的陪伴,她并不孤单。

老大夫从不离身的听诊器,有一些珍藏了很多年的回忆。

建国初期,刚进入报社的老大夫还是青年,作为当时社医院唯一的女医生,细心的她一下子就发现铸字车间有好几个同志都铅中毒了,工厂的劳动卫生和工业卫生存在问题。老大夫就骑上自行车,向北京市卫生局和东城区卫生防疫站反映情况。在他们的指导下,老大夫逐一给大家体检,进行去铅治疗,还建议工厂领导给重病号营养补助,终于把工厂的铅中毒问题彻底解决了。

在河南叶县干校期间,老大夫作为派驻干校的医生,除了给干校学员看病,还义务给缺医少药的当地农民看病。那时农村条件更加艰苦,很多需要专业产科医生接生的产妇没有条件去医院生产,大人孩子都命悬一线。老大夫看在眼里,急在心上,那时已经50多岁的她,主动要求去协和医院接受产科培训。产科专家林巧稚医生,看到老大夫这把年纪还在认真学习,有些好奇,一问才知,她是要回去为贫苦农民群众服务。林巧稚紧紧握着老大夫的手说:“好,那我们可得好好教你!”

这些回忆深埋于时光的沙漠里,就像老大夫泯然于千万个普普通通的劳动者之中。听诊器,联结着患者和他们深深信赖的老大夫,诉说伤痛,聆听心声,也不断地默默积累着无数只属于它自己的记忆。

在我的记忆中,老大夫的样子,总是一身白大褂,兜里放着听诊器,和蔼地微笑着,细心地询问着,像我的母亲,像我的姐姐,像那种你很容易忽略的,口渴时一杯清澈的淡茶,燥热时一阵清凉的微风。

▲人民日报社天桥宿舍

一次又一次在春天里,我的回忆乘着温软的风,带着渐渐老去的我,回到老房子老院子的每一个角落,我留恋它们略带陈腐气息的温馨,我知道,那就是我的家。

那枚也在渐渐老去的听诊器,还静静躺在老大夫白大褂的衣兜里。它也知道,那里,就是它的家。

报社的老人们,偶尔也会想起老大夫,怀念他们跟老大夫的关系,怀念建国初期那段筚路蓝缕却激情燃烧的岁月,念叨着,金大夫给我们看病那会儿啊……

难忘那慈祥的笑容

颜世贵

每当我翻看以往的一些照片,回想起老照片上的一些人和事,触景生情,似乎又走进了那过去了的峥嵘岁月。

孟浩然诗中说,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在我留存的无数张照片中,有一张是我与金学曙大夫的合影,怎么也不能遗忘。

2013年2月8日,本文作者颜世贵(左)看望时年九十一岁重病中的金学曙医生(潘真摄)

那是2013年2月8日的晚上,我与老伴潘真前去金大夫府上看望她老人家的一张合影。时年九十一岁,在人民日报社默默地工作了一辈子的金大夫,视患者如家人,关爱备至,一丝不苟。报社大小职工,都众口一词,无不称赞她老人家医术精湛,德高望重,受人尊敬。

我因长期在地方记者站当记者,远离报社,又很少回报社办事,而且每次都来去匆匆,很少见到金大夫。当我从记者站调回记者部时,金大夫已是年近八旬的老人了。

离退休干部局知道她医术好,在她六十六岁那年退休后还继续聘请她做医生,为离退休的干部职工看病,直到她快八十岁。

我一直想去金大夫的家里看望她老人家,但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时间。这天晚上终于有了合适的时间,我和潘真来到了金大夫的面前。老人特别高兴,坐在轮椅上,紧紧抓住我俩的手不放,就像母亲见到了久别的儿女,是那么的慈祥与亲切。

然而没有想到,这次去探望她老人家,竟是我们的最后一次见面与叙谈。第二年,即2014年3月17日,她老人家就走完了九十二岁的不平凡人生,永远离开了我们。

逝者如斯夫,冬去春来,柳枝抽芽,一朵朵迎春花抢先张开了黄色的花瓣,散发出阵阵的幽香。转眼间,又到了金大夫远去的忌日,思念之情油然而生。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这不由使我想起了过往的点点滴滴,想起了金大夫每次见到我,总是那样的亲切与关爱。

我1966年大学毕业,1967年被选进了人民日报社,在总编室做夜班编辑。那时的报社在王府井大街,编辑楼、行政楼、单身宿舍楼相连在一个大院。我住二层的单身宿舍,一层是报社医务所,每天上下楼必经之地,自然会看到患者进出问诊就医,很快也就认识了一个个医务人员。

人民日报王府井大街117号旧址(王东摄)

记得有一次拖到第二天下午一点多才下班,当天晚上还要照常上班。睡眠不足,加上我不喜欢吃面食,更不喜欢吃粗粮,一天天过去了,感觉很疲劳,就去找金大夫。她给我做了认真仔细的检查,并抽血化验,发现转氨酶有些偏高,其它指标正常。

还未生过病的我,一下有了思想压力,刚刚工作就生病了,很紧张。金大夫安慰我说,没关系,吃点药,加强营养,休息休息就会好的,她的鼓励给了我很大的信心。

金大夫是浙江人,我是江苏人,在生活习惯上我们算是老乡了。记得我的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好,金大夫就邀请我星期天到她家里,并烧了些好吃的南方饭菜给我吃,把我当作她的孩子一样看待,给了我一种家的温暖,这是我一生都不能忘记的。

那时金大夫家就住在天桥报社宿舍。她先生是铁道部的工程师,上海人,和霭可亲,很有学问,同我交谈了好多,我由衷地敬佩他。

1974年我进入了记者部当记者,1975年去报社小汤山五七干校劳动,被分配在水稻班担任班长。育苗、插秧、施肥、除草,我把从父母亲那里学到的一些农活知识,用来指导水稻的种植。

本文作者颜世贵(右)1975年在小汤山五七干校参加拔草劳动(图片来源:人民网)

没有想到,金大夫也在小汤山五七干校,不知她何时来的干校。在这里能见到金大夫非常的高兴,我又有好长时间未见到她了。白天忙劳动,晚上收工有时间了,就去干校医务室金大夫那里看看,见她总是热心、耐心、仔细地在给患者做检查、开药、交待注意事项等。那时干校的条件虽然艰苦,但人与人相处,还是很温暖的。

这年,在水稻抽穗即将成熟之时,我结束了在干校的劳动,回到记者部当机动记者,而后去了南京筹建驻江苏记者站,再到北京记者站、海南记者站,又回到北京记者站。

忙忙碌碌,难得一见金大夫的面。从记者站回报社后,金大夫年纪大了,不怎么出来活动,也没太多的机会相聚。直到这一次去她家里看望,哪知这是我见她的最后一面。

后来,我从金大夫的女儿那里了解到,金大夫在病危期间,和报社老记者陈柏生同住一间病房。当时,陈柏生已经昏迷,金大夫自己已经病得那么重了,仍不忘在病床上密切观察着陈柏生的病情,她一遍遍呼唤:“柏生,柏生!”她知道,轻度昏迷的患者尚有意识,就要对其不停呼唤,以防她彻底失去意识,发生危险。陈柏生一有危殆症状,金大夫马上呼叫医护人员前来进行抢救。好几次,金大夫竟不顾自己病弱的身体,有时一夜不曾合眼,就这样守护着病友陈柏生的生命……

金大夫就是这样一位令人爱戴的好大夫。她是新中国首届“全国三八红旗手”,时任社长兼总编辑的邓拓称她为“新时代的杰出女性”。她在平凡的岗位上,几十年如一日,对职工、对患者,传递了不同寻常的爱,感染着每一个有过接触的人。

斯人已逝,那份滋养心田的润泽,却将长存,我们怀念金大夫!

一双手的故事

厉振羽

自人民日报社小北门至西大门,有两列高高挺立的大树。在树荫之下,有一条宽广的林荫路。路旁树荫掩映下有一扇简陋的小门,斑驳,陈旧,毫不起眼,许多报社新人甚至不知道它的存在。这扇门,就是当年人民日报社医院的正门。儿时记忆中,一双温暖的手,曾经牵着幼小的我,无数次踏着林荫路,走进这扇门,迎接繁忙却充实的一天。

这双手,曾经妙手回春,曾经扶危济困,救治了无数同仁,自建国伊始,数十年操劳不辍。她的医术人品,从历届社领导到普通工友,人人称道。当年的社长邓拓等社领导还点名一定要她给自己看病。这双手也被评为我国首届“全国三八红旗手”。

然而在我的记忆里,却从来没有她授勋获奖的风光画面,浮现出来的,总是一幕幕夜半时分,她从酣睡中披衣而起,匆匆出门的场景。

报社的老邻居们都知道,那是她,一次又一次匆忙赶去,出诊救人。

记得有一次,夜里两点多,突然听到有人不停地砸窗户,原来是患者家属。年过六旬的她毫不犹豫地起身收拾好医务用品,只和家人匆匆撂下了一句话:“救人要紧!”

还有一次,大雨滂沱,北京从来没有下过那么大的雨,积水已没过小腿,但为了救治报社同仁,她还是不顾危险上门诊治,回来时已是全身湿透,她自己却无暇顾及,还再次打电话叮嘱病人家属。不想由于泥水太脏,且渗入肌肤,第二天她皮肤开始发炎,加之全身淋雨,发起了高烧。幸亏她身体底子好,且60多岁的她还算年轻。

2003年,她已经81岁了,可报社同仁几十年来已习惯了有病便向她求助,忘记了她已不再年轻。她不顾高龄与家人的极力劝阻,还是那句话:“救人要紧!”这是她,一位耋耄老人,最后一次出诊。

这一次,她为了救治病人,自己却被传染上了严重的肺炎,命在旦夕,幸而自己是医生,才依靠自我治疗顽强地挺了过来,但她的身体自此就垮了下来,从此判若两人。而这,她从来没有和任何人提过,只有自己家人才了解情况。

不论凌晨还是深夜,不论刮风还是下雨,只要病人需要,她都毫不犹豫,不顾疲劳,披上衣服就去出诊,直到自己身体垮下来。

后来,她病危住院了,却还不忘时刻关注邻床病友老记者陈柏生的安危。为了不让病友陷入深度昏迷而失去生命,她忍着病痛,一遍遍呼唤:“柏生,柏生……”,几次竟不顾自己的病体,彻夜未眠。这双手,捧出医者那最后一点生命的微光,守护了她一生中最后一个“病人”。

在这条平凡而又不凡的林荫路上,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走过春暖花开,走过夏花绚烂,走过秋叶静美,走过冬雪皑皑。林荫路上的一草一木,早已熟悉她轻轻的脚步,瘦小的身影,看着她的背影从矫健到伛偻,头发从乌黑转成花白,然后渐渐消失,变成小北门处宣传栏上一张洁白的讣告,最后留下报社社史馆荣誉榜上一个小小的名字,融入了集体回忆,融入了历史,化作共和国史诗中,一个闪光的标点。

正是这双手牵着我走过林荫路,走进人民日报社,更以身作则,让我深深懂得了人民日报人的优良传统和奉献精神;也正是这双手,像春风传递温暖,将无数共和国缔造者们坚守的初心,穿越70年的风风雨雨,传递给我。那份历久弥深的爱国热忱,那些共产党人的珍贵品质,就这样,牢牢铭刻在了我的心里,激励我在70年后的今天,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生如夏花之绚烂 死如秋叶之静美

——深切怀念敬爱的金学曙阿姨

郭海燕

我们全家两代人的挚友金学曙阿姨,离开我们已经有5年了,但她温文尔雅的笑容、真诚悦耳的声音、充满关切的目光,仍然历历在目、记忆犹新。她是我从小到大印象最深的敬爱长辈,是给我和我们全家人以亲人般关怀爱护的白衣天使,是在我们遭受灭顶之灾时仍始终保持一颗无比善良的心,一如既往爱护我们、帮助我们,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老一代。

父母生前经常表达他们对金阿姨的敬重和感激。这不仅是因为金阿姨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在人民日报社是一位有口皆碑的好大夫,更是因为金阿姨是一位刚正不阿、为人正直、绝不随波逐流的老同志、老战友。在几十年的漫长岁月中,金阿姨对我父母始终全力呵护,甚至在我父母蒙受冤屈、绝大多数人都避之唯恐不及的艰难岁月中也不遗余力地关怀帮助。母亲身体一直不好,在“文革”中更是雪上加霜,但不管是在报社机关还是农村干校,金阿姨总是细致入微地关心她、帮助她,给她尽可能最好的治疗。父亲在十年浩劫中惨遭迫害,但是作为父亲的老战友、老同志、老朋友,金阿姨对父亲的尊重和呵护从来没有改变过。父母两位老人病重期间和去世之前,都曾经不止一次对我说:“金阿姨真是一位难得的好人!”父母还委托我专门去金台路人民日报宿舍看望了金阿姨,详细询问了她老人家和孩子们的情况。父亲去世时,金阿姨的孩子们没敢把消息告诉她老人家,她们知道,金阿姨和我父母的关系一直特别好,老同志的深厚情谊早已融入他们的血液。后来,我去看望已重病卧床的金阿姨,婉转地把父亲去世的残酷消息告诉了她老人家。真没想到,身体已虚弱到难以坐起的金阿姨,这位已过耄耋之年的病入膏肓的慈祥老人,竟然痛哭失声,一发而不可收。那发自内心的哀婉哭泣把我惊呆了,我轻轻抚摸着老人枯槁的手,心如刀绞,悲痛万分,不知用什么样的语言才能安慰面前这位泪如泉涌的挚爱长辈。

金阿姨对我,真是像亲妈妈一样关心爱护。我在农场工作时,因为劳累过度,经常胃痛胃酸,每周休息时我都会到报社医院检查开药。我总是要找金阿姨,她为我看病最认真细致、不厌其烦。不仅叩闻触摸,更一丝不苟进行各项常规检查,为我开出最有效的药方。在她长期关怀帮助下,我在秦城监狱被关押6年落下的腰痛、咳嗽、胃酸等,都得到了有效治疗,身体状况大大好转。

金阿姨对所有生命都是敬畏而尊重的,她始终葆有天使般的爱心。她从来没有豪壮语言、铿锵表态,但作为一名悬壶济世、救死扶伤的老医务工作者,她早已把对生命的爱升华到至高的境界、化为至深的真情。我想,人民日报社的几代干部编辑记者和他们的子女,都不会忘记金学曙医生那最美丽的笑容、最亲切的问诊和最温情的关爱。

86岁时的金学曙医生

1978年1月,我和先生举行婚礼。金阿姨得到消息后,立即通过和他们住在同一院子、又和我妈妈在同一办公室的一位阿姨,送来了她大女儿亲手为我织就的一块大桌布。洁白的底色、绚丽的花朵,让我们全家人爱不释手。我舍不得铺在桌子上,一直当艺术品珍藏在书柜中。这美丽洁白的桌布凝聚了金阿姨和女儿两代人的深情,情深无价,弥足珍贵!

金阿姨离开我们已有5年,但她犹如芬芳馥郁的夏花、绚烂多姿的秋叶,永远留在了我们内心深处。

金阿姨,您一生太累了!您把无尽的爱和温暖都给了他人!您安息吧!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用心创作,雕刻时代精神
下一篇:“金牌蓝领”的痴心执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