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创新智库 > 正文

焕发红色基因的时代光芒

2019-12-06 15:02:04    浙江新闻客户端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时表示,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上的重要指导。新时代,我们要努力传播与传承红色文化,充分焕发红色基因的时代光芒。

一、红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鲜明特征

回顾党的历史,红色与中国革命始终联系在一起。革命旗帜、革命军队、革命根据地、革命政权、苏维埃共和国等等,均以红色命名,红色成为了中国革命的色彩,与革命的信仰、行动和品质密不可分,并随着革命的成功成为胜利的象征。在革命年代凝聚成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更成为红色文化中革命精神的突出代表。

新中国成立后,红色文化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继续发扬光大。红色基因中包含着的责任、勇气,孕育出的奋斗、坚守,在社会主义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奉献、创造和建设国家的热情,孵化出了包括“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航天精神等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为社会主义新中国蓬勃发展的巨大动力,推动了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取得新的飞跃。

从失败走向胜利、从弱小走向强大、从分散的根据地走向全国执政,红色文化中蕴含着我们党和国家走向胜利、创造辉煌的密码,饱含着深刻的历史哲理和珍贵的精神财富。红色基因中最鲜明的特质是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走适合自己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从“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马克思主义”“以俄为师”到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从对苏联模式的效仿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首创、探索的精神一以贯之,从未改变。红色基因一脉相承的红色文化,也以其持久、深沉的力量沉淀,随着中国人民探索独立、富强的发展道路融入了民族的血脉之中,成为民族复兴伟业的强大精神支柱。

二、文化自信来源于对历史的深刻了解和现实的全面把握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的自信。红色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产生土壤是代表着社会发展前进方向的革命力量,红色文化激励了革命斗争实践,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成功实践又强化了红色文化自信。

自知是自信的前提。文化自信的基础是对民族、国家以及执政党的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2014年2月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文化与价值观密不可分,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文化自信首先是价值观的高度认同和自信。马克思主义认为,价值观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同时具有稳定性、持久性和历史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革命文化是红色文化塑造的重要推动力量,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继承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汲取了世界优秀文化成果,是中国共产党人独特的精神优势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实践发展中,革命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革命文化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和建设紧密相连,成为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塑造、引领之源。坚持文化自信就是要不断激发党和人民对革命文化的自豪感,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坚定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自信才能自立自强。自主是文化自信的根本。文化自信不是无源之水,它是对历史和现实深刻把握基础之上的发展战略和前途目标的精准判断。历史和实践证明,在经济强大的基础上,具有引领力的文化支撑对推动人类的发展与形成民族伟业不可或缺。中国从大国走向强国、愈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历史进程,也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走向话语创新与文化自强。同时,人类文明发展的规律告诉我们,脱离传统文化就会失去自己的身份,就意味着自我放弃。红色是中国形象、中国共产党形象的独特表达和优势。红色文化伴随、激励着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的艰辛历程,并在实践中吸收新鲜养分而历久弥新,理所当然地成为社会主义文化自强的鲜活载体和可靠来源。红色基因中最鲜明的牺牲精神,在革命年代是先辈们表达爱国之情的最直接途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推动国家的进步和发展已不再需要付出生命的代价,但担当、奋斗的职责并未变化。以红色文化打开干部群众精神的新维度,汇集起开拓创新、攻坚克难的力量,在中国走向现代化强国的进程中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红色文化既责无旁贷,又大有可为。

三、以红色文化传播凝聚磅礴的红色能量

文化既是历史的表达,更是现实的反映。红色文化产生于革命年代,伴随着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不同时期而彰显出不同的时代价值。真实的历史、不太久远的文物、熟悉的地域、有故事的英雄人物,使红色文化的传播具有天然的现实贴近感和鲜活教育意义。近年来,红色教育基地的实践证明,红色文化不仅给党员干部带来强烈的视觉和思想震撼,同时也使党性教育更加触动心灵。但也应看到,红色文化的传播,尤其是革命文化的传播中,简单罗列文物、再现历史片段比较多,感性的情感激发比较多,对蕴含其中的思想内涵挖掘比较少,对历史经验和历史规律的深入挖掘更需进一步加强。文化不是单纯的符号或元素,而是一套思想和方法,客观地反映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规律及其成果。如何通过红色文化的宣传,把党的优良传统真正总结提炼出来,把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伟大创造反映出来,把社会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反映出来,通过构建理论与实践的连接通道,使红色价值触及思想本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更加坚定理想信念,还需要继续探索。

文化传播的实践表明,一种文化的形成并能影响持久,必须有相当规模的人群在长时间内不间断地坚守和传承。传承的关键不在形式,而是把握其精神内涵。红色文化的魅力就在于蕴含其中的爱国、信仰、无私奉献以及艰难困苦中的坚韧等精神内核,是奋斗历史和探索精神的再现。红色文化既是传统的,具有历史时代感,同时也应该是现代的,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度影响、中国社会的急剧转型、全面深化改革攻坚面对的难题,以及开放、多元的文化与思想格局,反射在文化建设、传播上,就是不同的看法、各异的态度、层出不穷的交锋碰撞,折射在表达上就是“众语喧哗”“语出惊人”。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需要强有力的文化传播支持,内容又是文化传播效果的重要决定力量。红色文化中榜样的力量、成功的历史、优良的传统人格、艰难困苦中的伟大创造等内容具有真实的说服力,通过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讲发展规律的方式对干部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激活每个人身上的红色基因,守护好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巩固党的执政根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在传承中创新,延续红色基因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也是党领导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党员干部应该具备传承红色文化的自觉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多重温这些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加很多正能量。真理是具体的,信仰是朴实的。红色基因要延续,传统要传承,就要发挥出长期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党员干部坚定信仰,既需要理论的学习、实践的锤炼,更需要不断的教育和自我改造。在传播实践中,红色文化不仅要让党员干部产生一时的感动和激励,更应成为终身的党性教育课程主题。红色文化在思想、工作及社会生活中的不断浸润,必然成为激发党员干部自省、自律的深层动力。而党员干部在践行红色文化方面率先示范,又会在全社会凝聚起守护、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强大正能量。

红色文化的传承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没有创新就没有守护。创新离不开对传统的继承。红色文化随着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不断地丰富发展,依然呈现着蓬勃的活力和强劲的动力。红色文化的传承既要不忘初心,又需继续前进。中国共产党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在长期执政和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协同推进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党的十八大以来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的成就。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依然面对着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仍然需要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红色文化在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中,在凝聚、引领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攻坚克难的进程中,仍然是强劲的动力。将红色基因融入干事创业的行动之中,以新时代的内涵拓展、升华红色文化,创造出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红色精神,是新时代红色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使命。

作者: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副主任 郑权

相关热词搜索:焕发 红色 基因 时代 光芒

上一篇:中国经济发展战略与动力能力
下一篇:调整优化新型城镇化空间布局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