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书院源于唐、兴于宋,经元、明、清直至近代,始终具有管理体系完备、经费来源多元的显著特征,对传播传统文化、促进人文交流、改善社会治理的积极影响至今犹存。今天,虽然多数以“书院”为名的机构、组织并不具有传统书院的教学、藏书、祭祀及“养士”“议政”等功能,但书院文化蕴涵的士人情怀、教化理念、人文精神,如“源头活水”般仍在滋养延续中华文明的血脉。
历史上,江南地区书院的分布密度和发达程度长期高于国内其他地区,不但有力支撑了“人文之盛甲于天下”的区域形象,也促进了民众对江南文化的普遍认同。
统计显示,宋代的时候,今天的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四省境内总计有19所书院;同一时期,今天的浙江、安徽、江苏三省境内则建有205所书院。在清代创建的3868所书院中,安徽有95所,江苏是115所,上海为37所,浙江则以395所的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南宋大儒朱熹的哲理诗流传甚广,“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更是紧贴生活、含义隽永,生动描绘了人们对新知识、新事物应该保持的进取心态。据考证,它就创作于今天浙江淳安的瀛山书院。“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对联家喻户晓,提倡青年学子拥有家国情怀,既要认真读书,又要关心国家大事,其出处则在江苏无锡的东林书院。
南宋以降,由“杭州—苏州”构成的南北向文化轴心逐渐取代“开封—洛阳”的东西向文化轴心。在此过程中,江南书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唐时书院初起,主要集中在今天的陕西、四川、江西、四川、福建、浙江等地。宋代,民众生活安定富足、民心向学,书院进入快速发展期。湖州安定书院、宜兴东坡书院、绍兴稽山书院、金华丽泽书院、东阳石洞书院、无锡东林书院等都于此时创建。
从历史上看,包含吴文化、越文化、徽州文化、海派文化四大板块的江南文化,其空间范围与今天的长三角城市群大体一致。江南地区的书院不仅培养出大批科举名人和学术名家,为江南地区整体文明程度的提高、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作出了支撑性贡献,同时也是今天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深厚文化资源。
2019年,韩国申报的“新儒学书院”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礼失于野,东邻拾之”的现实,给中国的书院文化传承敲响了警钟。在长三角一体化的背景下,深入挖掘江南书院繁盛背后城市文脉汇通、文化功能互补的体制机制,以文化创意、数字科技与文化旅游的融合促进传承转化、创新发展,有利于活态延续长三角众多历史文化名城的文脉,增强长三角一体化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
要明确书院文化的主旨与当代社会发展的主流趋势相契合。传统书院与“有司奉诏旨”创办的官学、“乡党”中贤士大夫倡议筹设的私学,并称为中国传统社会教育体系的三大支柱。它们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源头,又是中华文明历史脉络的重要载体。古代江南书院的讲学活动,其内容多蕴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这些都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
要重视书院包容开放属性的彰显。宋代之后的历代书院,不论规模大小,其招生都不对地域、身份进行严格限制。但当下对本地书院文化资源的整理挖掘,却往往偏重于本地籍贯人士的学术活动及成就,对外籍学人的贡献重视不够。下一步,应以增强、促进“包容开放,交流互动”为重点,从有关人物、事件、景观、遗址、文物、典籍、传说、专著、论文中选取若干代表性事项,塑造书院文化的“重心”和“主体”。
要策划一批具有较强操作性和现实可行性的主题性文化活动。可以选取具有文化教育功能的书院旧址,将传承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和推行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相结合,吸引公众积极参与庆典、展会、比赛、表演、讲座、论坛等活动。例如,位于丽泽书院旧址的金华一中,尝试聘用“丽泽先生”,在中学恢复书院的讲习制度。类似探索可以考虑在长三角有条件的地方加以推广,并在比较成熟时向全社会开放。
作者:河南大学文化产业管理系主任、《江南四大文化圈认同建构与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研究》课题组主要成员 刘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