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创新智库 > 正文

供给创新为何愈发重要

2019-08-06 17:43:09    解放日报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我们对经济运行和发展的关注点正在逐渐转向供给侧。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供给体系不断优化,一系列宏观层面的举措陆续推出,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供给体系不断优化的成效,最终还得在微观供给侧予以检验。其中,尤为要关注的是,在经济持续增长及新技术、新模式迅速发展的背景下,需求和供给间关系正在发生什么变化?进一步的问题是,供给创造需求为何显得尤为重要?

需求导向是公理。需求是企业的“命门”。发现需求并根据需求组织供给(生产),是企业的“第一要务”。近年来,一些知名电商平台的出现,使供需间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平台上汇聚的大数据加上云计算,可以较为精准地发现、计算和预测相关产品或服务的需求。

于是,有人认为,大数据让市场变得更加聪明,让计划和预判成为可能。此话有一定道理,但这种计划和预判都是局部意义上的,是静态或比较静态意义上的。

有人还进一步提出,这是一种新的“计划经济”。很大程度上,这只能是一句调侃。市场仍然充斥着不确定性,企业家的试错永远是面对不确定性的关键所在。企业家的代名词是创新,创新始终是来自供给侧的根本动力。

需求就是购买力。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需求更多表现为潜在需求,即潜在的购买力。这也就是说,在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中,越来越大的占比是由他们的潜在需求转化而来的。

由此,企业不仅要着眼于现实需求,而且要通过供给创新的不断试错,创造新产品、新服务,进而满足新的需求,并将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谁在这个试错和转化中觅得先机,谁就能拥有更大的市场份额、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所以,在需求导向一以贯之的同时,供给创新往往成为满足需求的关键,是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

技术进步成为关键变量。经济学原本很多分析都是在假设技术中性(不变)下作出的。在技术进步缓慢的年代,这是一个有用的假设,不仅使问题得以简化,而且结论也比较确定。但在当代,技术进步的速率大大加快,甚至技术会直接转化为可供销售的产品和服务。当这些产品和服务的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就形成了新产业。

例如,从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而来的云计算服务、大数据服务,从虚拟现实技术发展而来的头盔、眼镜,以及智能传感器和互联网结合而成的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等。在这一趋势下,供给创造需求、满足需求就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可见,我们今天说的供给创造需求,已在“供给会创造自己的需求”的基础上生发出更多的意涵,也给人们更多的想象空间和实现空间。比如,各大电商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数据优势、平台优势和整合优势,对供给主体尤其是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扶植,从而在充分实现商业价值的同时实现更大的社会价值。

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陈宪

相关热词搜索:供给 创新 愈发 重要

上一篇:如何打造全球城市“夜间经济”升级版
下一篇:法律人工智能的十大前沿问题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