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技术迭代加速和信息基础设施日益成熟,群体式、策略化、有组织的颠覆性创新初见端倪。同时,在国际科技合作与竞争领域,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有所抬头,从外部获得关键核心技术日趋艰难。在此大背景下,切实提升创新策源能力,掌握关键领域的自主可控核心技术,成为我国创新驱动发展的当务之急。
激发场效应 催生新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明确提出“在增强创新策源能力上下功夫”的要求。作为排头兵和先行者,上海必须在这个方面有新作为、新进展。
从概念层面来理解,“策源”强调的是学术新思想、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的“从无到有”;从行动逻辑来理解,“策源”可分解为“策”与“源”两个具体的行动方向,共同构成创新策源能力建设的一体两面。
“源”主要指向条件建设,指的是通过合理的政策设计和制度安排,吸引集聚人才、机构、技术、金融资本、社会资本、管理等各方面的创新资源,并按照一定逻辑,构建科技创新的基础条件和框架体系。创新之源包括硬和软两个方面:前者包括重要的科研基础设施、卓越的教育和研究机构、充沛的创新空间和产业载体、丰富的科技创新要素资源等,后者包括成熟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高效便捷的营商环境、宽容的社会文化氛围、较高的公民科学素养、健康且富有活力的创新生态等。
“策”更多强调的是行动,即通过策划、组织和开展各种活动,将“源”所蕴藏的能量释放出来。在宏观层面,主要指的是瞄准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发现和把握科技创新机会,培育战略性科技力量,催生重大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孵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在中观和微观层面,则是指依托创新之源的基础性条件,包括促进多元创新主体互动和合作网络形成、推动基础技术开发及工程化、开展新产品或服务架构设计等举措。
“策”与“源”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源”积累到一定程度,可以形成“策”的前提和条件;“策”进展至特定阶段,可以激发场效应,催生科技创新成果,并进一步推动“源”的内涵深化与能级提升。
培育若干战略“突击队”
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及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目标,上海创新之源建设可主要聚焦:
加强重大科创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例如,强化张江国家科学中心的功能建设和运行机制探索,发挥科创核心载体功能,并营建一批更具生机活力的创新空间。
加快培育和构建战略性科技力量。以重大科技专项和产业化项目为抓手,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方向上,建成若干支贯通企业、高校、新型研发机构又直面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前沿竞争的战略“突击队”。
“策”的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边建边干”。推动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建设与前沿交叉研究深入融合,积极策划和发起大科学计划,布局和启动大科学工程,加强原创性知识生产和技术供给,争取国际科技合作的话语权和主导权。
二是“以事聚力”。部署突破性重大战略研究项目,集中力量,创新组织形式,实现若干“卡脖子”领域的实质性突破。同时,着力打通从科学到技术、从技术到产品的堵点,提升研发投入效率。
三是“系统赋能”。瞄准上海的重点产业方向,构建跨学科、跨领域的多层次产学研合作网络,着力提升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整体能力。
四是“研以致用”。推动公共数据开放和共享,为新兴技术构建更为丰富的社会应用场景,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五是“区域联动”。构建开放协同的创新合作格局,不断深化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推进G60科创走廊建设,加速创新要素的省际流动与融合。
总之,打造高质量的创新之源要精准施策,以“源”促“策”、以“策”升“源”,做到“策源”并举。
(作者: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