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是提高居民文化素养、提升居民认同感和归属感、实现社区文化治理的有效手段。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文化建设的稳步推进,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取得了巨大进步。
但与城市居民多样化、个性化文化需求相比,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还存在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经费不足、设施老化。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经费主要依赖县市区本级财政和对口部门的项目支持,总体金额不多。加之社区人口通常密度较大,一些社区的文化服务场所狭小简陋、拥挤不堪,服务设施陈旧老化;总量不够、质量不高。一些社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总量不足,内容不丰富,形式较单一;供需不匹配、效能较低。一些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与需求错位,导致资源闲置、设施“沉睡”,利用率低,效能不高;社会化、市场化程度不高、服务不优。受多种因素制约,文化类社会组织发育还不充分,数量不多、服务能力不强。一些社区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引进社会化组织参与社区文化服务,但后者往往因服务水平不高,不太受欢迎。
鉴于此,应多策并举,推动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从重覆盖向重效能转变、从普惠性向优质化升级——
一是高度重视,加大经费投入。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筑牢主阵地、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一环。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社区公共文化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职能作用,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健全稳定增长的经费保障机制,促进社区公共文化建设持续快速发展。
二是统筹资源,实现共建共享。统筹资源、实现文化共建共享是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弥补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短板的重要途径。要按照中央要求,建立跨部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小组,加强部门统筹协作;合理统筹区域内文化资源,整合文化人才资源、文化团队资源及各类图书馆、科技馆、文化宫、活动中心等,建立健全“总馆分馆服务点”制度,推动文化机构、文化单位、文化团体、文化人才的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协同合作、融合发展,推进优质公共文化服务向基层延伸、向社区发展;科学推进文化场馆建设。根据人口比例、区域面积合理规划布局,防止出现文化场馆扎堆现象。
三是创新供给体制,推进供给侧改革。应建立便捷有效的需求反馈机制,找准文化供给与不同区域、不同人群文化需求的适应点,推动文化供需有效对接,让居民需求尽量得到满足、政府供给能被广泛接受;创新供给手段,实现由“政府端菜”向“百姓点菜”转变,编制服务菜单,打造“文化超市”,落实“文化惠民卡”制度,提供个性化、“订单式”服务;借助“互联网”,通过搭建文化云平台,汇聚各类文化活动、文化场馆资源,为社区居民提供活动预约、场馆预订等文化服务,有效促进供需对接,激发参与积极性;充分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公共文化建设经验,积极推进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科技馆、纪念馆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向社区居民免费开放,提高公益性文化设施的使用效率。
四是创新运作机制,推进市场化服务。应创造条件,采取合作办学、合作办班、委托管理等方式,吸纳社会组织、文化企业参与社区公共文化服务。比如长沙市八方社区与快乐老人大学通过合作办学,将公益性办班与市场化办班结合起来,满足了不同人群的文化需求,提高了社区文化服务水平。又比如上海城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无锡高新区图书馆等,通过招标委托专业化企业或社会组织进行运营管理,也取得了很好效果。此外,应加大对文化志愿服务的支持和引导,鼓励文化志愿者深入社区开展文艺演出、技能培训、讲课授课、指导阅读等。
五是建立评价体系,加强监督评估。人民群众需不需要、满不满意是评判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准。应建立起包括公众评价和绩效考核相结合的城市社区公共文化评价体系,以提高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保证良好的投入产出比率。应聘请独立的第三方效能评估机构,利用其专业化人员、专业化方法,对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进行严格评估,确保评估结果的精准性。要通过常态化评估,加强对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日常监督,确保各项社区公共文化投入资金得以合理、合规、合法、有效使用。
(作者: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系副教授、湖南省俄罗斯文化研究与交流中心特聘研究员 李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