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创新智库 > 正文

聚力推进产业发展一体化

2019-05-28 17:57:09    解放日报

  整个长三角区域的产业布局有望形成五个阶梯的空间分布。其中,以上海作为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中心及科技创新策源地,继而向其他四组城市群梯度扩散。这种产业协同,有助于区域要素的有序流动、合理配置,降低交易成本,避免恶性竞争和重复建设,又有利于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与竞争优势整合

 

  日前,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在安徽芜湖举行。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既是大势所趋,也是内在要求。长三角区域以占全国2.2%的国土面积、15.2%的人口,在2017年创造了占全国23.8%的国内生产总值、25.6%的财政收入和36.5%的进出口总额,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会点,具有极强的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

  新时代,实现长三角区域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需要深化分工合作,实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与合作共赢,不断提升区域发展的整体效能和核心竞争力;最紧迫的不是简单地“补短板”,而是竞相“拉长板”,把各自优势变成共同优势。

  激发凝聚力、驱动力和创新力

  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及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和区域合作办公室等跨省市合作机制实体化运作,行政藩篱的影响正在逐步弱化。

  在已有发展基础上,沪苏浙皖将进一步认清优势、各扬所长,聚力推进空间布局一体化、科技创新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市场开放一体化、生态环保一体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增强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提高经济集聚度、区域连接性和政策协同效率。

  其中,让区域内每个城市、实体切实感受和分享到一体化发展的成果,内生激发凝聚力、驱动力和创新力,是下一步发展的关键。它涉及基础设施、科技创新、产业布局、生态环境和市场体系等关键领域的战略协同与合作。其中,以产业协同为先导,通过产业发展一体化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是一条有效路径。

  其一,区域经济的发展取决于产业结构状况。

  产业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支撑主线。如果产业能在区域内实现合理布局、协同发展、合作共赢,使本地区享受到一体化发展带来的巨大成果,无疑会最大限度激发各方的协作热情与动力,助推一体化加速发展。

  其二,产业协同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核心内容。

  产业一体化能进一步形成对基础设施、科技创新、市场体系等领域的强大需求,为长三角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如何在长三角区域实现产业协同?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从市场角度来看,长三角各地的产业选择应与自身的资源禀赋条件相匹配。产业协同意味着每一城市、地区根据自身要素禀赋结构来构筑相适应的产业结构,让市场机制在产业发展和转型中发挥主导作用,使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进入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创新水平提升,要素禀赋结构会同步升级,由此带动产业结构升级转型。

  其三,在长三角产业协同过程中,既要“有效的市场”来配置资源,也要“有为的政府”来进行持续的制度创新和制度供给,以弥补市场缺陷。

  要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对企业、个人的创新创业活动进行适当激励与引导;要围绕国家战略,加强长三角区域的“产城联动”,共同培育大市场,合力打造世界级城市群和产业集群。

  不盲目追求产业的“高大上”

  现代产业具有规模经济性质,规模经济的实现需要更大的一体化市场支持。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实现:一是同类产业进行差异化生产。差异化产品拥有各自的消费市场,在很大程度上能避免无差异产品对同一个市场的恶性争夺。二是将分割的局部市场融合形成一个统一的大市场。上述两个条件,都需要政府从战略高度进行适度引导,通过产业协同发展政策来避免同质化竞争。

  长三角区域在资源禀赋、技术等方面存在梯度层次。在省级层面,沪苏浙皖的劳均物质资本(即物质资本与从事该行业的从业人员之比)分别为117422元、74018元、52324元和9252元,形成以上海为金字塔尖的梯度层次;从城市(地级以上)层面来看,则形成了以上海为引领,杭州、南京第二梯队,苏州、无锡、宁波、常州、合肥为第三梯队,扬州、镇江、嘉兴、湖州、芜湖为第四梯队,其他城市为第五梯队,且相邻梯队间落差较小的多层次城市群格局。知识资本上也有类似的分布模式。

  倘若各城市、地区不盲目追求产业的“高大上”和“大而全”,而是基于禀赋结构供求平衡原理实施产业选择,整个长三角区域的产业布局有望形成五个阶梯的空间分布。其中,以上海作为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中心及科技创新策源地,继而向其他四组城市群梯度扩散。

  这种以多层次产业布局体系构建为载体的产业协同,辅以各级政府在促进科技创新、资金融通、知识产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和消除行政割据等方面的制度保障,并针对同类同一梯度产业实施激励产品多样化差异化发展、促进市场融合的产业引导政策,既有助于区域要素的有序流动、合理配置,降低交易成本,避免恶性竞争和重复建设,又有利于区域产业梯度转移、转型升级与竞争优势整合。最终,有力推动长三角区域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助力上海大都市圈参与全球价值链竞争,推进更高起点上的改革开放。

(作者:上海大学经济学院 刘康兵、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 申朴)

相关热词搜索: 产业 发展 一体化

上一篇:绿色发展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高度契合
下一篇:科技创新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