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已经从缺不缺、够不够升级为好不好、精不精。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习近平同志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我们要加强文化领域制度建设,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兴文化提供了大好机遇。牢牢把握新时代兴文化大好机遇,要大力弘扬和发展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力量、道德滋养。
把握党和国家对兴文化高度重视的机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其中,对兴文化作出一系列站在时代前沿、引领风气之先的战略部署,创造了兴文化的大好机遇。把握这一大好机遇,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认识新时代兴文化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明确兴文化对于坚定文化自信、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具有重要意义。要以新时代兴文化的目标要求为导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力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把握民族复兴对兴文化迫切需要的机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繁荣发展为基石。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上,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上有地位、有影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华文化具有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迫切需要兴文化,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把握民族复兴迫切需要兴文化的机遇,必须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把握新时代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提升的机遇。习近平同志指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必须抓好文化建设,增加社会的精神文化财富。”近年来,从“故宫跑”到“文创热”,从博物馆内人头攒动、美术馆前排起长队到《窝头会馆》等人艺话剧一票难求,从传统文化节目持续火爆到革命历史剧引来收视热潮,特别是《流浪地球》自今年大年初一上映以来,截至2月20日,国内票房已突破40亿元,观影人次超过8500万。这些文化现象表明,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已经从缺不缺、够不够升级为好不好、精不精。井喷式的文化需求,为兴文化带来重要机遇。把握好这一机遇,要充分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要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不断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努力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水平,建设和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文化产品,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文化消费需求。
(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执笔:刘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