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创新智库 > 正文

打造面向未来的“互联网+教育”模式

唐亮    2019-03-11 17:19:12    中国教育报

当前,以“互联网+”为主要特征的新一代技术革命,正在推动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迈向信息社会。“互联网+”作为推动社会变革转型的重要技术力量,也必将是驱动教育发展的要素和动力,必将对未来教育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对此,《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政策文件作出一系列部署和要求,将以“互联网+”为主要特征的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变量,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推动面向信息社会的教育理念更新、模式变革、体系重构。

面向未来的“互联网+教育”,重点在于利用现代技术加快推动知识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跨界融合、精准高效的教育服务业态,推进审慎包容、分布协同的教育治理方式变革,对传统教育生态进行重构。在“互联网+”的作用下,学校还在,但不再是单一的物理学习空间,而是穿越社会生活边界、区域边界、学科边界,以广义的教育服务资源供给,精准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终身化教育需求的大平台;班级还在,但会演变成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所有参与者充分互动的学习场域;教师还在,但不再只是知识传授的主导者和促进者,而是教学变革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信息技术的应用者和推广者、学生成长的激励者和陪伴者。

在“互联网+”的催化作用下,知识的载体将不再是书本那么简单,各类数字学习资源(音频、视频等)、各类电子数字产品(平板、手机等)、各式学习方式(游戏化学习、翻转课堂等)将有机结合成新型教育融媒体。“互联网+”将作为内生变量在教育领域内打破虚实边界、扩大有效供给、整合学习资源、把准学生需求、促进角色转变、提升教学品质、深化制度变革,进而推动整个教育生态的解构与重构。

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混合智能、脑机接口、认知心理学等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各种智能感知设备和技术无处不在。师生的身体、行为、性格、精神能被更全面地感知,情境、教学、学习、教务、管理、测评、社交都能被更全面地记录,校园物理环境、教室教学环境、网络学习环境充分融合,将实现从环境的数据化到数据的环境化、从教学的数据化到数据的教学化、从人格的数据化到数据的人格化转变。在这一转变之下,各种信息技术工具产品能够成为领导的智能高参、教师的智能助手和学生的智能学伴,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生提供精准高效的教育服务。

同时,“互联网+”正在消解课上课下、校内校外、区域之间的时空界限,拓展了知识产生、传播和获得的渠道,将功利学习、学段学习延展成自发学习、终身学习。不仅如此,“互联网+”还将进一步促进优质的教师智力资源、数字教学资源和社会信息资源从教育“高地”向“洼地”精准、高效、可持续地流动,向农村、薄弱学校、贫困地区、困难群体倾斜,不断消弭数字鸿沟、知识鸿沟,努力实现包容、平等、有质量的教育和终身学习的目标。

未来已来,将至已至。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做的是紧跟科技发展趋势,把握教育发展规律,让“互联网+教育”的未来触手可及、更加可期。作者: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信息中心副主任 唐亮

相关热词搜索: 未来 互联网 教育

上一篇: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和人才高地
下一篇: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