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外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给世界各国既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我们该如何应对?
第一,“引进来,走出去”,参与全球竞争,用扩大开放促进国内改革。
新世纪开始,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在这一阶段,改革开放的任务更加艰巨,很多领域出现了改革瓶颈、梗阻甚至阻力,高速发展带来的潜在问题以及一些负面影响逐步显现。
从这个角度来看,即使没有外来压力,我们也需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贸易摩擦短期内会给中国带来外部压力,但危中有机,能够促进中国早觉醒、早动作与早布局。
我们要有战略定力,继续高举全球化大旗,坚持包容、互利、共赢思维,坚持自由贸易理念,以大国的冷静和自信推动全球经济走出新天地。
在宏观层面,“一带一路”是走出去,进口博览会是引进来,都推进了全球化,都拓展了中国乃至全球发展的新空间。自由贸易和全球化是经济利益的加法,人类命运共同体则超越了自由贸易与全球化,考虑的是人类全部利益(不仅仅是经济利益)的融合。
第二,经济发展要有高质量、要有韧性,要经得起外部冲击。
21世纪是发展的时代,也是竞争的时代。在规模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光有规模是不够的,还需要高质量和发展韧性。要聚焦创新驱动,包括技术创新、制度创新,进一步打造创新型国家。
“高质量”指的是内涵式增长,而不仅仅是外延式扩张。内涵式增长就要重视科技驱动,要联动政府“看得见的手”和市场“看不见的手”,共同促进科技水平尤其是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同时,要进一步支持基础研究、科技人才培养,并在制度上做好设计,鼓励科技成果转化。作为一个后发展国家,我们应当科学借鉴德国、日本发展的历史经验,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一定要坚持。
“有韧性”强调的是经济发展要有比较强的适应能力,能抵御外部经济金融危机、贸易摩擦、政治纷争乃至军事争端的冲击。全球化带来产业全球化,各国经济日趋融合,形成了跨国生产、跨国消费的特征。但中国是大国,不能完全按照小国的经济模式发展。为了应对新的竞争,我们的基础产业结构应该更具完整性和竞争力。尤其是那些事关国民经济安危的产业,其产业链核心部分必须在国内有相对的完整性。有了这种完整性,经济自然就有了韧性。
第三,坚持全球化理念,加强国际协调,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
当前,中国经济俨然成了全球化中的“大象”。这样一个规模和体量,对全球资源配置影响举足轻重,也会对全球治理体系的重塑、重建与改革提出要求。
2018年在上海举办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为世界各国带来了一个新的全球化贸易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各国的政府、企业、消费者是平等的关系。对完善世界贸易组织框架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创新制度安排,将给国际经济和贸易秩序重塑提供新的动力和契机。
坦率地讲,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完全主导新秩序的重塑与重建。中国应主动参与国际经济政治协调,争取国际认同与合作,塑造和平发展的外部环境。在这一过程中,要发挥经济红利的“外溢”效应,坚定不移推进“一带一路”,并在东亚经济一体化、世界贸易组织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改革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研究员 杨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