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向新成立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致贺信。在贺信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历史是一面镜子,鉴古知今,学史明智。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的一个优良传统。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一向重视历史研究与学习,更希望青年人重视历史学习。他曾强调“要把我国历史文化和国情教育摆在青少年教育的突出位置”。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作为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深刻反映了中国近现代社会的风云变幻,富含智慧养料,饱含爱国深情,蕴含前进能量,能给予青年学子茁壮成长的巨大力量。
一、 青年人要学习党史
学习党史,回顾党的成长背景
近代的中国风雨如晦,清朝政府深感国将不国,试图通过洋务与新政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公车上书、太平天国,社会各阶层都以自己的方式试图拯救这个即将湮没的天朝上国。正是这样动荡不安的社会孕育了最具革命性的中国共产党。他们源于人民,深知劳苦大众的疾苦与需要;他们为了人民,心系千家万户的变革与发展。
学习党史,了解党的奋斗经历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面对近现代以来最为严重的外敌入侵,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在各条战线上奋起反抗。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坚持依靠人民战争,艰苦卓绝,历经艰险。正是在这种冰雪淬火中培养了最能战斗的中国共产党。他们浴血奋战,带领人民争取国家独立,他们视死如归,团结各民族收复山河。
学习党史,熟知党的发展过程
40年前,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走到了险些被葬送的边缘。建国之初,新中国一穷二白,通过三十年的建设积累了相当的物质基础,却也产生了社会主义该何去何从的困惑。正是这样层出不穷的曲折锻炼了最有变革意识的中国共产党。他们信念坚定,坚信马克思主义;他们勇于探索,以壮士断腕的自我革命勇气,推动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向前所未有的方向发展,为人类提供了社会发展的中国模式。
二、青年人要感悟党史
感悟党史,理解党的发展艰辛
1921年,成立之初的中国共产党全国仅有五十几个党员。从南昌起义到秋收起义,从红军长征到敌后武装的建立,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经受着各种磨难的考验。但他们没有倒在各路军阀混战的血泊中,没有倒在雪山草地的荆棘中,没有倒在日寇美帝的炮火里,经历炮火的洗礼,坚定地面对任何考验,初心不改。我们要理解中国共产党,成长的道路上他们一直在努力,从未懈怠过。艰难的境遇,艰巨的任务,艰辛地成长屡屡让他们陷入千钧一发的危局,但也造就了他们革命乐观主义态度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造就了他们坚忍顽强的意志力和自强不息的生命力。
感悟党史,体会党的自我变革勇气
三湾改编将支部建在连上,强调党指挥枪;遵义会议调整党的前进方向,改变红军的作战战略;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建设市场,建设民主改革。中国共产党人从来不缺乏因地制宜的考量,从来不缺乏自我变革的勇气。40年前那场决定中国未来走向,影响世界今日发展的改革开放向世人充分展示了中国智慧。经历过思考的煎熬,中国共产党更有智慧处理各种危机。固定的模式,固化的思路,固态的格局并不会让他们按部就班地前进。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翦除沉疴,不是他们要改弦更张,而是他们对指导思想认识地更加深刻准确;破除旧弊,固有壮士断腕之痛,但却有刮骨疗毒之效,能使他们更加沉着自信,成熟从容。
感悟党史,汲取革命领袖的成长经验
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就曾誓言“丈夫何事足萦怀,要将宇宙看稊米”,在此之后“沧海横流”的时代风云中,他从未改变“鲲鹏击浪”的博大情怀和“胸中日月常新美”的理想抱负。青年时期的习近平在黄土高原梁家河打坝锄草,挑粮积粪,从点滴小事做起,从基层组织干起。面对人生的磨难,他没有忘记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承诺。经历过人生的考验,中国共产党人有能力担负起崇高的使命。崎岖的成长之路固然能改变他们的认识,却也更体现出他们执着于远大目标的弥足珍贵;多舛的命运固然能磨平他们的锋芒,但却更能锤炼出他们不懈奋斗的擎天之力。
三、 青年人要传承党史
传承党史,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思想
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是马克思主义传播发展的结果。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天然地肩负着传播、宣传与研究马克思主义伟大思想的光荣使命。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共产党就开始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并将其应用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一切从实际出发,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从中国革命的实际需要出发,制定符合中国社会的发展策略。历史是人民书写的,党坚持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历史证明,这些光辉思想具有强大的作用力,能够指导我们解决社会发展的各种问题。当代的青年人正享受着这些智慧的结晶,同时也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需要将这些光辉思想应用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
传承党史,传承党的革命精神
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奋斗历程中,培育形成了一系列彰显和反映民族精神、体现时代要求、凝聚各方力量的“精神”,大大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精神,并成为了这些精神的传承者。五四运动精神彰显“爱国、进步、民主、科学”。长征精神彰显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抗战精神彰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改革开放精神极大丰富了民族精神内涵,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历史赋予青年重任,青年人就该勇挑历史重担。青年人要把党史学习的心得转化为铸就辉煌的精神动力,在精神传承中造就新的时代精神。
传承党史,接续党的历史宏愿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立下了谋求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铮铮誓言,并为之不懈奋斗。从实现人民富裕,缩小贫富差距到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伟大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共产党在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对共产主义的认识,不断阐释共产主义建设的内涵。我们从历史中走来,不能数典忘祖,不能忘记出发时的来路,不能忘记初心。2018年,第一批00后走进了大学校园。当年的世纪婴儿即将走上社会主义建设的征途,即将成为各行各业建设社会主义的普通劳动者。青年人不能忘记前辈们的历史宏愿,因为忘记曾经的愿望就会使先辈们的努力前功尽弃,我们也会在重新定位的犹豫不决中丧失关键的发展机遇。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青年一代必须薪火相传。
让历史说话,让事实证明,回顾曾经的风雨如晦,目睹改革开放的重大抉择,身处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时代,青年人一定能从这恢弘的历史中汲取认识当下中国的智慧,了解党的历史发展,理解的党的历史抉择,书写新的历史篇章。
【本文是兰州大学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科研项目“社会整合视域下中国共产党在陕甘边区的发展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崔明)